【記者阮愛惠台北報導】深耕文學編輯業務、二十多年如一日的《文訊》總編輯封德屏,工作圈及人際關係從未跳脫文學界,從未想過有一天要策畫及主導一場拍賣會。二月以來,封德屏一路忐忑,幾乎每件事從頭學起。
封德屏說:「『文訊三十年作家珍藏書畫募款展覽暨拍賣會』舉行,呈現文訊長久以來存在困境,對政府文化政策不能掌握,只好發動民間力量自助。文學界人士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證明了作家在自由書寫之餘,對文化資產保存問題的關心。拍賣會不管成不成功,我都滿懷感謝。」
雖然承載了滿滿的溫情及眾志成城的願力,畢竟「拍賣」這件事,必須接受市場考驗,運作方式對封德屏而言是陌生的事,她一直感到焦慮,怕交不出成績。她疾呼:「這些作品雖非稀世珍寶,但都是五○及六○年代文人雅士的心愛藏品,專家看了之後,都說不輸市場上流通的藝術品。」《文訊》雜誌更採訪捐贈作家,整理每件展品背後,文人、藝術家相濡知交的藝、文因緣和故事。
這場拍賣會完全依照專業拍賣流程,作品都經拍照、印刷、裱褙,做成精美的圖錄。但封德屏建議親臨拍賣會預展現場,近距離欣賞並鑑定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