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事 學理財 溫馨夏令營起跑 李祖翔 |2013.06.29 語音朗讀 267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家事熟練的孩子也可以當示範。 圖/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世界和平會隊課輔、營隊帶小朋友畫畫、閱讀,忘記所有煩憂。圖/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世界和平會角色調換,孩子嘗試用趣味方式服務爸媽。圖/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世界和平會營隊中有文化體驗的成分,可以刺激學習。 圖/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世界和平會親子活動也是營隊的項目之一,增進家庭和諧,所有活動主要靠白衣義工協助。圖/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世界和平會礙於環境,偏鄉、經濟弱勢學童被迫早熟、提前成為「小大人」,擔任家中照顧傷病者或年幼弟妹、做家事的角色,孩子不一定情願扛這些責任,但世界和平會在辦理暑期營隊和課後輔導班時,卻融入「家事學習」的遊戲,讓掃地、擰抹布、晾衣服變得有趣!圖/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世界和平會 礙於環境,偏鄉、經濟弱勢學童被迫早熟、提前成為「小大人」,擔任家中照顧傷病者或年幼弟妹、做家事的角色,孩子不一定情願扛這些責任,但世界和平會在辦理暑期營隊和課後輔導班時,卻融入「家事學習」的遊戲,讓掃地、擰抹布、晾衣服變得有趣!高年級孩子還能嘗試煎蛋、煮麵等簡單料理,家事能力較好的孩子更會被師長誇讚,「小大人」之間拿做家事當話題,從中享受另類探索的樂趣。 「取名『家事營』,小朋友興致缺缺,所以取名為『航海王』,透過拿藏寶圖尋寶、推理遊戲,分組做家事競賽,從中能認識友情和團隊合作的可貴,也會明瞭幫父母『做家事』不是一件不好的事。」 世界和平會社工督導鄧湘樺說,偏鄉孩子普遍缺少的,就是有額外經費去參與活動,暑假到了,只能在學校、社區裡閒晃,或待在家裡什麼都不做,安排有趣的一日營隊讓他們參與,可以讓不喜歡的生活變得很有趣,「有家長回饋,小朋友從前最討厭摺衣服,現在兄弟倆卻搶著做,還會分工,覺得做家務不是件苦差事,很訝異參加營隊,除了玩還能有這些轉變。」 學家事振奮生活 針對一到六年級的孩子,家事學習有不一樣的內容,低年級會學到正確掃地方式,「怎麼把垃圾掃起來?掃到什麼程度算掃好?這些是要學的。」鄧湘樺指出,在學校很多人分工打掃,負責的項目很細,然而,這群小大人在家卻得獨立完成所有事項,由於沒有正確的學習過,孩子會認為「有做就好」,不在乎做得如何,像擦桌子,就有先裝水到桶子、再扭乾抹布的步驟,別看動作很簡單,孩子在遊戲中體會可多了!競賽不只看哪個小隊做最快,還要對、要好,累積分數,就可以換他們最嚮往的文具和糖果,「為了怕家事太乏味,我們也設計情境,像丟小玩具在地上,看他們怎麼弄乾淨,這是他們平常在家會面臨到的。」 中年級則比賽摺衣服、晾衣服,這時小朋友才發現,原來沒把衣服完整的攤開,隨便掛上竹竿,會讓衣服乾得慢,還皺皺的。高年級則有義工媽媽教導煎蛋、煮麵、餐桌禮儀,「從熱鍋、放材料,到煎出漂亮、好吃的荷包蛋,這種簡易料理,讓孩子很有成就感,不僅挑戰小隊輔,回到家更現學現賣,立即煮給家人吃。」煮飯是許多小大人不得不做的家事,不過除了加熱隔夜的菜和弄調理包、煮泡麵外,並沒有學過真正的料理,因此學會煎蛋及安全使用菜刀,能振奮他們的生活動力。 「與眾不同不是壞事!提早學做家事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又不讓爸媽擔心,小朋友得認清這個觀念,不要感到自卑。」家長分享,孩子回到家開始會分享在外學到的事務,本來態度是不情願的,現在都開心得自己去掃地,也覺得自己會那些技能是了不起的。 學理財認識文化 今年世界和平會要再開設「異國小學堂」營隊,讓孩子認識不一樣的文化,營隊中還有透過大富翁遊戲學習理財和戲劇。鄧湘樺說,參加的孩子已經挑選完畢,但需要更多義工,義工行前要接受訓練,如學習問話技巧,「在關心孩子時,要注意問話方式,如問小朋友『家裡有哪些人』取代『你的爸爸呢』,有的孩子是單親,會觸動他們的傷心處。另外用『今天誰帶你來』取代『是媽媽帶你來的嗎』。與弱勢孩子相處不難,把握幾個原則即可。」 世界和平會在暑假課後班也穿插兒少保護和霸凌、網路使用及網路交友等宣導,各類營隊義工需求資訊可在官網查詢:www.worldpeace.org.tw。 資助學校辦營隊 體會正向悲與樂 除了兒少關懷團體自己辦理營隊,其實在偏鄉服務的老師也有心給孩子更多的照顧,唯獨經費欠缺,讓學校大感無力,但外援的湧進,讓熱心老師的教學路不寂寞。如台南(音:地)頭港國小一到六年級的六十二名學生,這個暑假能參加兒盟補助的宋江陣營隊;在中山女高學生自費服務下,孩子可以參加毛克利夏令營,玩團康遊戲;遠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帶孩子認識科學,經費來自教育部,不足時師生再自籌。 頭港國小是縣內第一所以舊地名復名的小學,校長黃佳麟說,頭港的宋江陣有悠久歷史,孩子的爸爸、爺爺都是社區宋江陣的一員,學校想讓孩子傳承家鄉文化,拉近親子間的距離,便鼓勵他們組織宋江民俗藝陣技藝,學校的宋江陣在一九九二年成立,表現優異,但因少子化,停訓數年。今年獲得補助,孩子又可以透過學武,強身健骨,學合作陣型,認識團隊精神,還有舞台發揮所長,讓大家欣賞他們努力的成果,「我們還有啦啦隊,由爸媽組成!」此外,閱讀活動、太鼓育樂營、烏克麗麗營、合唱團、直笛團等也很有趣。 活動豐富生命經驗 兒盟執行祕書黃韻璇說,民間團體要將服務送進偏鄉是困難的,正好校方自己想辦活動,苦於無法向弱勢學生收錢,不如把大眾的愛心資源交給學校,以一小時二百元的鐘點費請教師,或六百元補助交通往返困難者。在補助營隊上,黃韻璇認為「運動性社團」最值得推廣,「運動能讓孩子感受團隊的拘束力,學習多了動力,也體驗練習時的辛苦、輸了比賽時的悲傷和與夥伴一起努力的快樂,無論成功經驗或輸了球抱頭痛哭,這些都能豐富他們的生命。弱勢兒過去的生活無所謂特別快樂或悲傷,家長忙於工作也不要求學習,此舉反倒讓他們明白,悲傷沒什麼不好,正向看待一切才是偏鄉孩子需要的!」 關心溫飽的同時 了解弱勢兒心情 無論超商提供的「免費餐」或善心人士的「待用餐」,對弱勢學童都有一定的助益,不過,日前兒盟調查發現,此種讓孩子「主動求助」的方式存在了提供方式不符合需求、怕丟臉等問題,以致在兒盟服務的八百多名孩子中,有百分之三十二的學童表示不會去領取餐點,比率超過會去領取的。今年暑假,兒盟改為「主動」將餐點送到孩子手中,確保孩子在暑假期間吃得營養。 兒盟董事長馮燕表示,營養物資包是先詢問孩子愛吃什麼,再從中挑選高營養的,以調理包、麥片、牛奶、米、罐頭為主,長假營養廚房計畫的募款收入,百分之二十一點七會用在暑期育樂營,「如果一天捐一百元,相當六千元就能換孩子一個快樂的暑假。」 關於弱勢兒童領餐的問題,世界和平會有不同看法,社工督導鄧湘樺表示,暑假到了,和平會供應的營養早餐不僅不能斷,連午餐都要加發,過去也會遇到拒領的問題,不過「換餐處給孩子的感受」一直是社工關注的重點,怕被貼標籤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也有類似感受,若能藉此打開孩子的心,就能讓其他地方的處境得以修復,所以「發現問題」是好事。在領餐前,孩子應被告知領餐是需要珍惜的,可以用做家事和用功讀書的方式回饋愛心人士。無論從孩子的心去了解問題或調整資助的作法,都是要讓孩子過得更好。 兒盟職業體驗營 未來不只一條路 小大人在童年時承受家庭生計的沉重壓力,所以覺得讀書沒意義,對升學不抱期待,甚至國中一畢業就想工作,但因為父母過去沒有好的工作機會,以致他們急著為家庭分擔經濟時,目光過於狹隘,沒有為未來好好作規畫。因此,兒盟在「弱勢孩子最怕吃不夠」的暑假,辦理職業體驗營,除能供應午餐,還可以了解各式各樣職業的面貌,活動後老師滿意的說:「孩子開始懂得讀書的意義了,不再傻傻的來,傻傻的走。」 小華(化名)過完暑假就要升五年級,爸爸在他很小的時候生病去世,只留下柬埔寨籍的媽媽照顧他、妹妹和罹癌的阿公。小華的暑假就是上午下田、幫媽媽農作,中午回家準備全家人的餐點,下午做家事,他常常擔心一家吃不飽。不過兒盟發起「長假營養廚房計畫」,送食材、物資到宅,還為他報名「暑期育樂營」,暑假他就可以每天到學校畫畫,吃完便當再回家。 一樣要升五年級的小遼(化名)處境相同,爸媽靠養鴨維生,遭逢天災劇變後,鴨廠全毀,巨額負債讓生活基本開銷都付不起,爸媽常為了搬家、換工作起衝突,小遼不只要擔心爸媽會離婚,整個暑假,還在撿蛋、看電視的日子中度過,一顆賺八元,換得妹妹不挨餓,生活一片空白。社工得知他常用畫圖讓自己忘記所有不愉快,就為他報名有趣的暑期營隊。 兒盟執行祕書黃韻璇說,暑期營隊可以彌補很多問題,如溫飽、多元文化的思考和對工作的認識,其中職業體驗營是兒盟自己辦理的特色營隊,根據調查,這些孩子最想當護士、演員和警察,所以邀請護理師、兒童劇團演員和警察做分享,甚至有芳香治療師、廚師與電視台、木造工廠、銀行等參訪,「為了給孩子更多元的觀念,講師還建議請男護士來,打破性別刻板印象。」 兒盟社工胡中表示:「二至四天的營隊,會讓孩子接觸三到四種職業,孩子會開心地和同學討論不同職業的樂趣。」職業體驗的目的,在社工發現,當孩子家人或長輩多打零工時,容易限縮他們的夢想,因此從國小就要開始接觸、知道未來的路,「我們讓中部和台北的孩子到彼此的社區交流,並請心理師帶他們做自我探索、發現自己的能力。」現在孩子知道讀書對未來的重要性,態度就不一樣了。 前一篇文章 首屆兩岸公益論壇 有愛就會有奇蹟 下一篇文章 用科學、創意與知識守護地球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如是說2025.05.07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8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歲末一役 公益團體拚了!新年小願望 愛心大眾能滿足林妏憶 以傾聽記錄生命用故事助人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