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實施方案在六月中由教育部公布最後定案,不再變更,下學年的國三生將是首批十二年國教的「實驗品」,也宣告十二年國教正式啟動。
十二年國教從二年前宣布要於一○三年實施後,這期間對於十二年國教的相關政策與方案,各界意見不一,教育部對於十二年國教中最重要的入學方案也下放給各縣市自行訂定,以至於版本眾多,讓社會大眾難以了解,尤其對於首批要接受十二年國教的學生及家長在資訊不明、政策多變一改再改的情況下,心增恐慌,轉而質疑和反對十二年國教。
十二年國教在於推動適性教學,希望能改變以升學考試為主的教育模式,讓學生能夠知道自己的與趣和能力為何?可以在國中階段多元發展中探尋一個適合自己的就學方向!
此一教育目標立意良好,也看出其欲改變台灣長期在升學考試下的扭曲學習,想透過十二年國教的政策重回教育正軌。只可惜因實施方案由地方縣市自行訂定,沒有統一版本反而讓單純政策複雜化,滋生諸多困擾,不利十二年國教的推行,讓教育單位花費更多時間在於入學方案的解釋與說明,反而模糊了十二年國教的政策目標,而失焦。
如今,十二年國教的實施方案已正式公告,我們希望社會各界能夠重新省視整個十二年國教的政策目標,不要再被實施的細節所束縛,斤斤計較各項入學的評分方式,相對地在未來一年好好的去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透過多元學習去發掘孩子們的興趣與能力,達到適性適學的教育目標。
至於政府相關教育部門則應在十二年國教啟動後,做更周全的準備與設計出完善的配套措施:
首先,不再以宣導為主要目標,而是要以支持為最大策略。目前所有的家長和學生並非真正不知道方案為何。主要是對於政策不明的疑慮所引起的反彈,如今方案已完全確定,教育部門不要再陷於告知就是支持的迷思,而要以溝通、說服、理解來尋求大家的支持,這樣才能化阻力為助力,讓十二年國教得以順利推行。
其次,在各項評比的比序上,要以更公平、更公開及更透明的評比方法與標準,讓名界相信這個制度的公平性!若要有過多人為操控的介入,則可能會讓十二年國教回歸到單一考試的原點。
至於大家最關切的會考和特色招生的考試難易度,則要避免過於重視鑑別度的出題方式,偏向難度較高的考題。
否則,十二年國教所欲推動的免試升學,其結果還是以考試為主,則依舊擺脫不了過度補習的惡夢!
最後,教育部門要有科學實驗的精神,要隨時檢驗與修正十二年國教中所發生的問題,一發現有什麼問題就要提出具體解決方法,不能夠從頭錯到底,方案不能立即改,但實施的方法和推動的方式卻可以隨時微調,以符合實際的狀況。
十二年國教已正式啟動,無法再回頭,但踏出第一步不代表已到達目標,還是要步步為營,讓教改之路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逐漸達成適性發展和多元學習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