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一群勇於追夢、用藝術自我療癒的罕病鬥士們,昨日齊聚台北市長官邸,在歌聲、掌聲與笑聲中,度過與眾不同的新書發表會。在聲樂家簡文秀的合音下,魏益群以高昂宏亮的歌聲唱著:「因為愛,使人活著有希望。」
為讓病友有抒發情緒的空間,罕見疾病基金會自二○○四年起,每個周末開辦「天籟合唱團」和「心靈繪畫班」,吸引許多罕病患者參與,在活動中認識新朋友、學習技藝,從歌唱和繪畫中,找回自信與自在。
罕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表示,透過每周的固定聚會和活動,病友永不放棄追夢,不僅成為自我生命的療癒者,在其分享對病痛領悟的過程中,也讓更多人面對生命挫折時,生出無比的勇氣與力量。
這些重獲新生的感人故事,都收錄於《週末的那堂課》,昨新書發表會上,書中九位主角在家人陪同下現身說法。
罹患「纖維性骨失養症」的魏益群,從小到大骨折三、四十次,為尋找生命出路,他決定將無用的雙腿切除。透過每周末的音樂課,他找到自己聲音的天賦,即使練唱過程中常有高音拉不上或「凸槌」的情景,但在專業老師指導下,終能唱出嘹亮的聲音,常受邀到各地演唱。
三十三歲「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患者鄭鈴,因害怕坐輪椅受到異樣眼光或憐憫,人生一度進入「冬眠」期,活動僅於限房間和客廳,變得沮喪、易怒,直到參加「心靈繪畫班」才逐漸找到樂觀的力量,不僅繪畫創作得獎、完成自己的繪本,更成了夢寐以求、得以「環遊世界」的輪椅畫家。
十四歲、筆名「鑽石貓」的陳婉坪,為「重度腦性痲痹」患者,家中客廳掛著一幅幅她插著呼吸器、躺在專屬臥床上,用深沉而奇幻的想像力、絢麗而豐富的色彩感完成的畫作。曾任報社藝文記者的媽媽鄧芝蘭說,那是她們母女的「意志牆」,每一幅畫都在鼓勵她們:「一定要繼續撐下去!」在家依靠視訊教學的陳婉坪,三年前曾獲總統教育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