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Barry L. Schuttler
孩子正式教育由國民學校開始,規定年紀是足歲六歲。早年管得不嚴,有些小孩未滿六歲就登記入學了;反之,農村有些孩子到八、九歲才入學。
國校之前還有幼稚園,一般農村孩子不上幼稚園,很多城市父母也沒讓孩子上幼稚園,畢竟大部分家庭沒什麼餘錢。至於上了幼稚園的孩子,通常家就在附近,四、五歲就自己走路上學和回家。幼稚園不練習認字和寫字,基本上只有唱歌、跳土風舞、畫圖、作簡易的勞作。
至於國民學校,從ㄅㄆㄇㄈ開始學起,接著學寫字。至於念課文,都是老師帶著念,為了練習正確的發音,老師會要求孩子們大聲念,因此一年級學生的教室,常會傳出此起彼落的朗讀聲浪,有如美妙的交響樂。
唱歌更是如此,每一間教室都有一間腳踏風琴;而且似乎每一位老師都會彈風琴,兒歌曲目可供選擇的不多,基本上就是「妹妹背著洋娃娃……」、「我家門前有小河……」、「哥哥爸爸真偉大……」、「我有一隻小毛驢……」、「一閃一閃亮晶晶……」等等。
每天朝會要唱國歌升國旗,儘管絕大多數的孩子並不清楚歌詞的意思,但他們仍很努力地大聲唱,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累積了智識,逐步建立對同學、老師、學校以及國家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