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年代在先進國家癌症的五年存活率不及四成,目前已超越五、六成,甚至逼近七成。除了癌症治療的進步,藉由癌症篩檢的普及、早期診斷也貢獻很多可治癒的癌症病人。
追蹤觀察不同時段癌症的五年存活率,如美國一九五五年癌症五年存活率三成五,一九八五年五成三,二○○五年躍升至六成七。一九七○年前很難活命的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目前在世界先進國家,包括台灣,治癒率都達八成以上。
此外,一九八五年乳癌五年存活率為七成九、大腸癌為五成九、攝護腺癌為七成六,到二○○五年,乳癌已提升為八成九、大腸癌為六成七、攝護腺癌為百分百,足見癌症治療成效的進步。
然而仍有一些癌症治療成績未令人滿意,如肺癌五年存活率約二成左右,胰臟癌低於一成,也點出某些癌症治療的困難和挑戰。
隨著癌症篩檢或體檢的普及,發掘很多早期、可以治癒的癌症,若將篩檢、檢查所發現惡性度極低的癌症也涵蓋,五年存活率提升是可以理解的。
以韓國來說,自二○○○年以來的十年間,拜頸部超音波檢查之賜,甲狀腺癌罹患率躍升七倍以上,為二○一○年癌症罹患率之首,占當年初診斷癌症的百分之十七點八,然而甲狀腺癌絕大多數是惡性度較低的癌症,五年存活率可達百分之九十九點八。
如果將甲狀腺癌納入計算,韓國二○一○年的報告顯示五年存活率為六成四,但如果排除甲狀腺癌,癌症的五年存活率為百分之五十七點九。將過度診斷的癌症涵蓋計算,會造成五年存活率的高估。
國際間癌症五年存活率的比較,也能看出各國癌症流行病學上的異同,及癌症治療成績的差別。依台灣癌症登記中心統計分析資料,二○○三年初診斷的癌症病人追蹤至二○○八年底,男性五年存活率為百分之三十九點一、女性為百分之五十五點四。
癌症診療的進步伴隨著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推動四大癌症篩檢的普及,國內癌症五年存活率的快速提升應是可以預期的。
(作者為柳營奇美醫院榮譽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