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一胎化」政策已漸鬆綁,但隨著城鎮化浪潮推進,大陸的戶籍制度與孩子就學問題時有所聞,日前就有一群在廣東工作的家長,被要求孩子入學前必須提供母親的避孕證明,否則無法入學。
據《南方日報》報導,一位盧先生的兒子今年秋季讀小學,他從學校領取入學報名表,前往佛山媽廟居委會蓋章時,卻被要求提供孩子媽媽的上環(避孕)證明。「沒有上環就蓋不了章,我們小孩就上不了小學。」盧先生說。
他是海南省萬寧市人,在廣東佛山打工已近十年。二○○八年,他們一家搬到祖廟街道媽廟居委會轄區租住,兒子在附近上幼兒園,今年秋季即將進入小學就讀。佛山市近幾年對外來工人子女入讀公辦學校有優惠政策,他們對入讀附近的第二十五小充滿了期待。但日前他到第二十五小領取了「借讀申請表」,表上有一欄「計畫生育情況」,需要居委會和街道分別蓋章。
家住廣州番禺區的李女士也收到一封來自兒子學校的通知,上面要求家長提供「孩子準生證、孩子醫院出生證明,母親查環(查孕)證明」。這位女士將此事發表在網路平台和微博,一時間引發眾多網友對「生育政策」的討論。
記者找到李女士,她說,「母親的查孕證明跟學生學籍檔案有何關係?居委會都不硬性要求上環,學校反倒來查環,真是荒天下之大謬!」對學校作法表示不解。
還有一位張媽媽也收到類似通知,張媽媽說,自己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帶著一張通知回家,好奇問她,「媽媽,什麼是『查環』啊?」讓她感到無比尷尬。
根據番禺區某中學的老師透露,進行這項統計工作,她們也並不「情願」,「每天白天要上課,晚上下班還要加班統計這些材料,有時候還要給班上的每一個學生家長發短信通知。」實在是很辛苦的事。但媽廟居委會一位負責人說,「廣東省人口與計畫生育條例」有相關規定,「『一胎上環,二胎結紮』,這是每個公民必須遵守的法律規定」。但記者查詢該條例,這條規定並非強制要求,與小孩入學並無直接關連。
今年中國大陸召開兩會,人大代表、惠州市旅遊局長黃細花就針對這個狀況提出建議,入學、入戶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實在不該與計畫生育政策掛勾。「如果妳是一個已婚育的婦女,妳就必須上環,每年還要去B超(超音波)兩次,有些要查四次,不然你的孩子就不能上戶口,自己不能遷移戶口,不能找工作,居委會或單位天天找妳的麻煩,苦不堪言。」這項建議引起大陸社會強烈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