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紫砂壺。圖/新華社
兩岸名壺爭鋒
■今年台北素博會的超級大亮點,就是兩岸茶葉和茶壺的PK與展覽,絕對值得愛茶、愛壺人駐足。
紫砂傳佛意
茶壺世界廣大遼闊,但紫砂壺絕對是其中尊者,它除了能讓好茶展現最佳風味,本身更是一件藝術品,深具玩賞及收藏價值。紫砂壺製作的材料是紫砂礦土,由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基本泥構成,統稱紫砂泥。因產自江蘇宜興,又稱宜興紫砂。
宜興紫砂壺曾在中國茶藝界獨領風騷五百年,明清之際,茶人甚至以「人間珠玉安足取,何如荊溪一丸土」來讚譽它。
年輕一代製壺藝術家翹楚范澤鋒,出生於紫砂世家,一九九四年起學習紫砂技藝,拜鮑志強、張慶臣、範偉群等名家為師,現就讀中國工藝美術學院紫砂班。
范澤鋒不但佳器迭出,在海內外各類紫砂藝術大賽中屢獲殊榮,最獨到的是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紫砂壺,尤其把佛家意境表現得雅俗共賞,堪稱當今紫砂陶藝作品典範。
原鄉柴窯燒
相對於歷史悠長的宜興紫砂壺,台灣壺藝界有一群用心的製壺作家,多年來孜孜研究台灣黏土與礦物的關係,也締造台灣壺獨具風格的一片天地。其中,柴燒壺和岩礦壺,正是異軍突起的在地好壺。
研究及創作柴燒壺十多年的陶藝家李仁嵋說:「柴燒是近幾年最受矚目的燒成方式,難度相當高,因柴窯作品大多採不施釉的方式燒成,成敗取決於土、火和窯技間的化學變化,須多次實驗,才能得到最佳成果。」
李仁嵋表示,薪柴在燃燒過程中變成炭、炭化為灰,而重量較輕的灰隨著火流附著於陶坯上,形成自然落灰,而火焰在陶坯表面烙下火痕,呈現出多種風貌。
李仁嵋指出,柴燒壺因不同窯爐結構、排窯方式,其結果也各異,造就每件柴燒作品獨一無二的風貌,無法複製,這便是柴燒壺迷人處。
大地的「震」禮
九二一大地震撼動台灣的地理中心帶,也震出台灣「岩礦壺」的名氣!九二一大地震後,南投出土許多本來深埋地底的岩石,這些岩石未經汙染,蘊藏多種珍貴礦質。台灣製壺家取其石粉,融進黏土燒製成壺,經過實證,發現它的泡茶功能,不亞於宜興紫砂,更勝各種陶器。
岩礦壺藝術家吳麗嬌指出,岩礦壺採擷大自然岩礦的多種材質,加上一再革新的製壺技術,一次次通過台灣品茶人的考驗,透過茶人間口碑相傳,奠定它的獨特地位。
吳麗嬌說:「製作岩礦壺須先攀岩取石、煉土試土,不斷重覆高溫淬煉;而岩礦壺不上釉,讓不刻意控制所形成的花色和紋路,成為每把壺的特色,絕不會被仿冒。」她表示,壺中含天然赤鐵礦、黑雲母等多種礦物成分,其分子結構具有強勁的離子交換能力,當茶水經過岩礦壺時,茶香更厚、茶汁更甘柔,吳麗嬌形容岩礦壺泡出的茶,能「喝到茶人心裡」。
南投
8大茶區
1.鹿谷鄉:凍頂烏龍茶
凍頂烏龍茶中外聞名,目前栽培面積達兩千公頃。凍頂茶屬於青茶類,好的凍頂茶,其茶葉條索緊結整齊,葉尖捲曲呈蝦球狀,茶湯金黃且澄清明澈,香氣清香撲鼻,茶湯入口生津,落喉韻味強且經久耐泡。
2.竹山鎮:杉林溪茶
此區位於海拔一千八百公尺,鄰近杉林溪風景區,因常年雲霧繚繞,溫度偏低,茶樹生長期長,一年只採收三次;又因終年生長在杉樹間,故茶味苦中帶甘,兼有杉味。
3.仁愛鄉:合歡山高冷茶
此區海拔約一千兩百至兩千兩百公尺,茶葉翠綠,茶湯略帶金黃色,氣息甜香,飲之如甘泉。由於生長環境寒冷,其茶葉厚實、耐泡,且不苦不澀,其回甘綿延的喉韻是一大特色。
4.名間鄉:松柏長青茶
松柏嶺茶在台灣茶業史上,發展極早,一九七五年蔣故總統經國先生蒞臨巡視,對此地茶葉稱讚不已,特命名為「松柏長青茶」。該茶區如今已進入機械化栽培製造,品質均一,在國內茶葉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5.南投市:青山茶
是南投市八卦山所產茶葉,外觀呈墨綠色,茶色微黃澄清、香氣清幽,滋味甘潤淳濃,具高級優良茶特色。
6.魚池鄉:日月紅茶
日月潭周遭平均海拔六百到八百公尺的茶園,所生產之高級紅茶,被國內外紅茶專家認定,具有海拔兩千公尺茶園之香氣與滋味。
目前魚池茶區所栽種之茶種,有早先自印度引進之阿薩姆,及精選育種的台茶七號、八號、十八號(紅玉)及野生山茶。
7.水里鄉:勝峰茶
茶園地點位於玉山山麓,長年氣候溫潤,海拔九百至一千一百公尺,雲霧籠罩,生產之茶葉濃醇甘美,香氣、韻味均為上選。
8.信義鄉:玉山高山茶
產於高海拔境內山區,常年有雲霧,是全台軟枝烏龍最大產區。茶葉特色為具龍眼乾香,滋味平淡甘甜,略帶硫磺味。
天子
也愛陽羨茶
■宜興是中國久負盛名的古茶區之一,如今是江蘇省最大茶葉產區。宜興南部丘陵,占全市總面積百分之四十,適宜茶樹種植,當地氣候更適合茶樹生長。
宜興古稱陽羨,產茶始於東漢末,在隋唐達到鼎盛。經過陸羽等人舉薦,「陽羨茶」以優良品質被朝廷定為貢茶。但時空流轉,在清代、民初的幾百年間,宜興茶業因時局動盪,生產銷售進入相對蕭條時期。
時至今日,宜興茶產業與茶文化,呈現何等景況?
長期從事宜興地方文化研究的宗偉方指出,宜興茶目前雖有「陽羨雪芽」、「荊溪雲片」、「盛道壽眉」等系列名茶,但現今宜興茶樹品種和茶葉品質良莠不齊,因此仍有進步空間。
而已成功推出「陽羡青茶」的許群峰是有心人,近二十年前,他接下無錫市茶葉研究所所長,為提高陽羨茶發展水平,他傾其所有,建設高標準示範茶園,在實踐中探索如何提升宜興茶的質和量。
許群峰考察茶樹品種,走訪二十多個省市的主要產茶區,之後引進四十多個茶樹品種在宜興栽培。在一次次試驗、失敗、檢討後,他馴化了「金觀音」、「黃觀音」等適合宜興培育的優質茶種,並製作出優質茶葉─陽羨青茶,此一湯色黃綠油潤,香氣持久清高,滋味醇厚鮮爽的好茶,在二○○八年榮獲「廣州茶文化博覽會金芽獎金獎」。
五月十日至十三日在台北素博推出的「兩岸茶葉區」,許群峰將帶著陽羨青茶來到台灣,歡迎民眾闔家同來,品味現代陽羨茶。
兩岸茶藝活動時間表
5/10(五)5/11(六)5/12(日)5/13(一)
10:40
~
11:30【講座】
陽羡茶的昨與今
講者:許群峰【講座】
南投因何出好茶
講者:陳秀【講座】
兩岸名茶的分進與合流 講者:吳德亮
14:30
~
16:30【茶道示範演出】
.宜興功夫茶
.台灣人文茶【茶器PK賽】
.紫砂壺PK岩礦壺
.朱泥壼PK台灣新
柴燒壺【茶道示範演出】
.陽羡綠茶PK凍頂烏龍
、高山茶【紅茶PK賽】
.陽羡紅茶PK日月潭
紅茶、南投小葉種
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