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念念幸福

文/妙熙專題報導 |2013.05.04
4598觀看次
字級
漫畫家蔡志忠捐出一條念珠義賣,響應讀報教育。 圖/妙熙

串起念佛、行善、幸福

■下周即將揭幕的台北國際素食博覽會中,有一座極特別的場館──「念念幸福館」,串連了「念佛」、「行善」、「幸福」三種概念,希望藉由大家購買愛心念珠念佛,將款項捐贈讀報基金,送報到偏鄉,做為學子的品德教育,從我「念」、你「念」到大家「念」,念念都洋溢著幸福的滋味。

「念念幸福館」也將傳統佛教徒所使用的念珠,加入創意元素,重新認識念珠的意義。場館中有五大特色,一、串一條全台最長念珠、二、文創作品幸福念珠、三、名人念珠展示;四、念珠意像裝置藝術;五、念珠創意DIY。

一條全台最長的念珠有多長?一般念珠有一百零八顆佛珠,代表一百零八種善念,再循環一百零八次,就有一萬一千七百七十二種善念。念念相續,心心相連,由入館參觀的人接力串成,用行動響應《人間福報》送報到偏鄉活動,創造善循環。

逾萬顆水晶珠將繞著星雲大師一筆字「福」,圍成一顆心,傳達了「心中有福」、「福由心生」的念念「幸福」。

從「心中有福」發想,設計一顆心型水晶母珠,上頭雕上星雲大師一筆字「福」,再串成念珠,成為一條獨一無二的「幸福念珠」;珠子與崠屋珠寶合作,採用的每一顆佛珠品質全是天然礦石。

名人念珠展中,有多位學佛名人也將心愛的佛珠捐出響應,如席曼寧將修持多年的佛珠、沈海蓉捐出父親的大念珠、還有蔡志忠、趙詠華、王彩樺、唐美雲等的念珠,都會在場館中展示並義賣。

除募集名人念珠外,同時也向廣大民眾徵集二手念珠,作為創意DIY的素材。當在報紙上披露消息後,沒想到來自全台各地的愛心人士,紛紛寄來各式各樣的念珠,甚至一一清洗並包裝完整,看了令人非常感動。

館中另一特色,是由台灣花藝推手齊云所設計的念珠花卉藝術,將念珠從有相到無相呈現,貫穿場館,最後落在一潭水中,映照自心。

每天都舉辦「幸福講堂」邀請法師暢談念佛的好處,以及名人前來分享幸福的滋味。走一趟「念念幸福館」,您會發現這是一趟「轉念」之旅。

星雲大師念珠 喚起前世約定

■十八歲那年,趙翠慧參加佛光山舉辦的「大專佛學夏令營」,當時的她,帶著一臉稚氣,跑去星雲大師面前說:「師公,爸爸媽媽要我問候您?」大師一時記不起是誰家的小女孩,「我是中興醫院院長趙寰村的女兒呀!」

趙翠慧的母親陳瓊櫻,由外婆帶到中壢圓光寺請求出家,母親當時是一位國小教師,資質條件出眾,當時佛教能有如此青年來出家,真是求之不得。住持妙果老和尚尋求眾人意見,贊成居多,唯獨同樣年輕的星雲大師持反對意見。理由是,在學校教書可以幫助更多人,出了家只能青燈伴古佛呀!

這麼一反對,讓天上飄盪的趙翠慧有了轉世的因緣。十八年後,當趙翠慧首次見到星雲大師時,自然有一股莫名的親切與熟悉。母親出家因緣不具足,那我讓代母親出家吧!趙翠慧提出如此要求時,依然被星雲大師給回絕了,「你是師範大學的學生,可以在學校好好培育學生,為社會國家做更多的事!你在家護法,也是很重要的啊!我們二十年後再見吧!」這時大師隨即從袋中掏出一條珍珠念珠送給趙翠慧,無形中串起一段前世今生的緣份。

從此一別,趙翠慧讀書、嫁人、舉家移民加拿大……,適逢國際佛光會在溫哥華創會,三十八歲趙翠慧時任溫哥華中文學校校長,因緣俱足下擔任創會會長。

一日返回台灣老家書房,翻閱一本《妙法蓮華經手抄本》,以為是高中時的筆跡,母親見狀才道出一段塵封往事,那其實是舅舅的筆跡。

舅舅十八歲時,常到圓光寺找大師,大師教他學佛、抄經,一日寺裡來了一隻瘋狗,舅舅為救兩個小孩,竟被咬了一口,得了狂犬病。大師天天去看他,臨終前大師要他乘願再來,一起「跑馬拉松」弘法布教,舅舅答應著含笑而終。

兩年後,趙翠慧母親懷胎十個月,夢見弟弟向他說::「姐姐,姐姐,我到你肚子裡來好不好?」不到一小時,趙翠慧出生。

趙翠慧手持星雲大師給予的珍珠念珠,雖是大師從日本帶回的小禮物,貌似珍珠,但其實並非真的珍珠,外觀早已斑駁,流蘇也已褪色,隨趙翠慧出嫁、移民,走過重病……供在佛堂超過四十年。即使身邊有更多價高珍貴的寶石,在趙翠慧心中最珍惜的始終是這串珍珠念珠。

今年素食博覽會場的「念念幸福館」中,也將展示這條珍珠念珠,讓趙翠慧與大家分享這段前世故事。

席曼寧誦持百萬心咒 走過低潮

■螢光幕前的席曼寧總飾演女強人,然卸下光環則是位虔誠佛教徒。約十年前,她開始修持密行,為完成數百萬遍的佛號與咒語,會趁拍戲空檔手持念珠,綿綿密密地持誦。

如今,她善用紅塵,以鉛華為法器,從佛法有相修持進入無相布施,決定將念珠捐出義賣,贊助《人間福報》送報到偏鄉計畫,藉由她修持過的念珠感受到那分清淨,並與有緣人結下佛法之緣。

席曼寧手持一串一百零八顆的碧璽念珠,輕撥珠上計數的記子,才驚覺已修了一百八十萬遍的慈悲心咒,握著伴她走過生命低潮的珠子,臉上沒有半點不捨,多的是感恩。

為何會從一個自視甚高的大明星急轉學佛?席曼寧毫不諱言地說:「因為挫折。」投資失利下,事業、生活皆面臨巨大瓶頸,父親為她指出了一條學佛之路。

剛開始,席曼寧依然放不下追求欲望,視佛法為一種交換,好比念多少佛號、持多少咒,便能心想事成。為達目的,她日以繼夜、時時刻刻在做功課,上戲前在化妝間的零碎時間也不放過,狹小走道上經行持咒,一旁化妝的明星會調侃她說:「仙姑呀!別再繞了,我看了頭都暈了。」甚至還有人說:「仙姑呀!幫忙卜一下雨何時會停?」是玩笑、或許也是戲謔,只有席曼寧知道,唯有念佛才不會散心、聊八卦,造口業。

年復一年的堅持,席曼寧心靈昇華了,原先念佛持咒是心有所求,然心清淨了欲望自然降低,體會到無求方是福。曾經以為要很多錢財才是福,要爭上女主角才是紅,即使念佛都選用高級材質。待念頭一轉,原來生活中有得吃、有得住就是福報,看似如常的「平安」就是福報。

舉個例子,就好像逃難者要上船,帶了一個大皮箱,裡頭裝滿好看衣物、飾品、化妝品等。但真正上了船才發現,這些都不重要,必須一一扔掉減輕重量,方能擺渡自己登彼岸。皮箱如欲望,即使勤做功課,欲望不減,再多的功課也填不滿。

回首這段初學的過程,席曼寧笑容變柔和了,強者之姿已不復見。她捐出有相的念珠,獲得無量法財,祈願請購她的同修們及見者、聞者,隨心所願,福慧俱足。

念佛念得好 人就做得好

■佛光山修持中心淨業林每月一至七日,定期舉辦佛七,讓歡喜念佛的法師、蓮友們七日中均能沐浴在佛號聲中。堂主堅寬法師多年來體會到,初學佛者學習念佛,心念容易散亂,必須藉由專注一個外境來攝受心念,稱為所緣境。念珠便是攝心的所緣境,讓念佛人從散心念進入定心念,當念念皆是佛號時,就不再需要念珠了。

淨業林一天安排六枝香別,從早課五點三十分開始,一直到晚上九點三十分,念佛長達八小時。此外,堂主堅寬法師另設有加行功課,一天一萬聲佛號,七天就念了七萬聲。有了數字目標,念佛同參更積極把握零散時間,如進齋堂用飯路程中、午休、盥洗、經行、甚至上淨房隨時隨處都在精進用功。

一萬聲佛號該如何計算呢?堅寬法師表示,一般坊間使用計數器,念一聲佛號按一次,很清楚明白念了幾聲佛號。但其實念珠也有計數功能,一條一百零八顆念珠,轉動各一百次便超過一萬聲;或念一圈撥一個記子來算也可以。拜佛時,拜一拜撥一顆念珠,拜完一串就是一百零八拜。

憨山大師的〈費閑歌〉說:「念佛容易信心難,心口不一總是閑;口念彌陀心渙散,喊破喉嚨也枉然」。堅寬法師表示,念佛,要對所念的佛號有信心,如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當你專心一意地在念佛,身體自然放光,邪惡就會避開。持用念珠念佛時,用心念注入光明、慈悲、智慧,念珠自然放光,就能助人消災免難。

一般人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而堅寬法師發願追隨星雲大師腳步,願在人間建立淨土。念佛不是在逃避世界,而是幫助我們有力量地去面對逆境。如星雲大師說:「念出慈悲喜捨,長養清淨柔軟,增進融和歡喜, 建設人間淨土。」人間佛教行者「當下念佛念的好,做人就會做的好」。

想要了解更多念佛法門與幸福之道,十一日至十三日到台北素博會的念念幸福館中,聆聽「幸福講堂」的講師們分享。

幸福講堂活動表

˙5/10(五) 上午11:00

心定和尚主講:幸福之道

˙5/11(六) 上午11:00

堅寬法師主講:人間佛教淨土法門

˙5/11(六) 下午14:30

尤衛州、邱鈺喬主講:陶冶幸福

˙5/12(日) 下午14:30

永富法師主講:佛怎麼念?

˙5/12(日) 下午16:00

趙翠慧主講:幸福的滋味

˙5/13(一) 下午14:30

趙麗雲主講:夫妻幸福之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