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根據人力銀行最新調查,有百分之七十九點八七的受訪上班族曾參加過公益活動,類型以「捐款、物資」比例最高,其次是「捐發票」及「參與愛心義賣、義買」,而參與公益的原因為:認同公益目的,以及用發揮愛心的方式能實現自我價值。
台灣人救援賑災事蹟不斷,依中國大陸國台辦統計,針對四川雅安地震,台灣民眾及企業的實際到賬與意向捐款,總額近台幣十億元;日本311海嘯的各國捐款統計,台灣捐款金額也高居世界首位;日前美國波士頓爆炸案,台灣選手救人善舉也彰顯國人愛心,因此,1111人力銀行調查公益愛心指數,發現近八成受訪上班族曾參加公益活動,近半數不定期投身公益,近五分之一(約百分之十八)的人會定期參與公益。
雖然薪資水準「倒退」,但百分之十八的民眾每年花費五百至一千元行善,約百分之十五花五千至一萬元,百分之十六點三九以不花錢的「身體力行」參與。上班族為自己的愛心指數打分數,平均六十點一三。
人力銀行昨天在調查發表會,也推出專案企畫,為籌建「台東南迴醫院」募款;台東達仁鄉醫師徐超斌返鄉服務後,因過勞、中風倒下,但仍堅持守護達仁鄉四千一百四十一人的生命,現興建急救站醫療大樓後,還成立「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要蓋南迴醫院,八十歲的原民阿嬤現身說法,指出山區往返就診不便。詳情可上網站:www.south-link.org.tw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