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運動 拉近成功

李碧華 |2013.04.21
1208觀看次
字級
體能保持盈態,增加健康本錢,人生紅利得以累積。 圖/歐都納

運動健將予人「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印象,隨著社會趨勢逆轉,愛運動的人現今反而更容易加強競爭力而獲致成功,王永慶、戴勝益、捷安特總裁劉金標等都是典範。

國人熱愛運動,雖已從「富邦馬拉松路跑」突破十二萬人次看出其大幅提升度,然而,調查顯示,除了晚間入眠外,上班族平均每日竟有九點一個小時「坐著不動」,教育程度愈高者,愈嚴重,導致肥胖一族有增無減,國內勞工平均三十歲體能就開始走下坡,而體力勞動較少的白領階級及科技新貴,體能令人憂心。

陽明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研究曾針對製造、服務及營造等三個行業進行三分鐘登梯、脂肪檢測,很多人爬兩、三階樓梯就氣喘吁吁,彎身時手指只能碰到小腿肚子,其中服務業心肺功能最差;營造業則因缺乏體能培養,體能衰退最快。

就科技業來看,工程師、廠長等管理階層也拉警報,完全不運動者竟高達百分之二十八,普遍存在活動量不足、體能不佳、肥胖、高血壓等慢性病危險因數等健康隱憂。文化大學運動與健康學系助理教授姜承智看來,管理階段壓力大、工作類型又屬靜態,身體活動的機會少之又少,才到而立之年體力就開始走下坡,四十歲以後體能更亮起紅燈,影響工作效率。

缺乏運動的原因該由誰負責?七成六員工認為公司沒有舉辦運動課程及欠缺運動設施是不想運動的主因,那麼企業主該為員工健康負責任嗎?「健康是自己的,我們為了接近成功,就要知道,聰明學習要靠運動,應自動自發為自己設計一個做得到的運動計畫。」姜承智在學校做過一個實驗,早自習前,先讓學生跑操場,增加心跳,結果這一班數學考得較好,顛覆了好動沒大腦的傳統思維。

對成年人來說,上班不要坐著不動,跑跑跳跳,大腦就會分泌腦內啡,產生能量,增強工作效率,也變得快樂有活力:「運動比賽向名次挑戰,也助長職場競爭企圖。」姜承智強調,許多運動是集體運動,比如說籃球、棒球,必須廣結人脈,發揮團隊精神才足以致勝,在反應上,也必須敏捷快速才有勝算,「不愛讀書,所以參加球隊發洩精力;懶於工作,所以才離開座位到戶外流汗,這是不正確又落伍的推斷。」姜承智念高中最迷戀的籃球健將張嗣漢,將來擔任CASTCO連鎖超商總經理,幹得多出色呀!

再看大陸的跳水金牌天王李寧,他經營體育用品店,比起財經專家並不遜色,還有名震台灣的籃球小子林來瘋,他可是哈佛大學的高材生耶!

「這證明,體力與腦力並用,可締造一個不怕挫折,愈戰愈勇的人生。」姜承智說,運動的好處是健康、減重,還有紓壓。職場上班族壓力上身時,就需要動手動腳來轉換心情,EQ及IQ都因運動得到良好的栽培。

簡易6招

1.不一定非找一個運動場才能運動。

2.爬樓梯代替坐電梯。

3.搭捷運時,提早一站下車快步走

4.等文件時撐著影印機做仰臥起坐

5.戴上耳機講電話,讓手空出來舉啞鈴。

6.轉轉頸部肩膀,伸展四頭肌或腿筋。

7.一呼一吸,常做吐吶靜態運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