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省的很多長老中,跟東初長老一樣,跟我有深厚法情的,就要算南亭長老了。因為他是《人生雜誌》的社長,我是編輯,所以關於內容、編務,我不得不經常跑到華嚴蓮社去請其開示。每次到的時候,因為華嚴蓮社在當時的台北,素齋很有名,南老第一句話都會問我:「你要不要在這裡吃飯?」我都很難為情的說:「不必了。」他就說:「那我就不替你準備了哦。」
雖然我沒有讓他請過一餐飯,不過我覺得南亭長老實在是佛教裡很令人尊敬的一位老和尚。他正直、坦誠,對佛教熱心;雖然小氣,不過那時候大家都貧窮,就是算他比我們好,有道場安居,三餐有人供應,這也是他的福德因緣。
南亭老創建華嚴蓮社,每月都有華嚴法會,偶爾到華嚴蓮社時,聽到他唱誦「華嚴字母」,真是蕩氣迴腸。南老也是江蘇泰州人,生於光緒二十六年,在民國四十多年的時候,他已經六十多歲,應該稱為老法師了。
在華嚴蓮社裡面,達官貴人很多,他也做過善導寺的住持,也當過中國佛教會秘書長,在當時的台北,他的聲望無人能超越。
他發起在電台講說佛法,那時候在民本、民聲等電台都有佛教節目,如開闢「佛教之聲」,這應該歸功於他的提倡。後來慈惠法師、慈容法師等人,在宜蘭的中廣電台、民本電台也主持節目,也算是響應他的號召了。
台灣早期的「大專青年學佛基金會」,帶動青年學佛,他也有功勞。他鼓勵周宣德居士等,說動詹勵吾先生把重慶南路的一棟四層樓的房子賣出,所有的錢都捐做大專青年獎學金,那就是後來的慧炬雜誌社的前身了。
南老最早期對台灣佛教的傳播,還是有很大的貢獻;東初法師影印大藏經,就曾獲得他的大力支持。
由於那時南老每周都有講經說法,所以在台北就被佛教界尊為「經師」;後來的印順導師被人稱為「論師」,在中部的懺雲法師則被尊為「律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