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一個義賣會場中,曾經有一名中年男子喊價六百萬請走星雲大師的墨寶,大家很訝異的看著這位陌生男子,男子娓娓道來,幾年前他因為人生失意,想要尋短,無意間在佛光山的菩提路上看見一句法語,心裡為之震懾,從此重新振作,回到社會奮鬥,而今已是大公司的老闆。由此可見,佛光山處處法寶,大師的智慧無限。
大師曾表示,他在修學過程中,曾經受到諸多長老名士的一句話啟發,如教育家杜威的「重新估定一切價值」,東初長老的「錢用了才是自己的」,芝峰法師的「不要作焦芽敗種」等,因而有所契悟。許多信眾弟子懇求大師一句引領人心的話語,大師總是滿人所願,諸如「要爭氣、不要生氣」、「獲得歡喜最好的方法是努力給人歡喜」等,都讓大眾歡喜領受,重新啟發生命的活力。
記得去年四月,我到叢林學院擔任院長時,大師送給我一句「活的生命」一筆字墨寶,期許我滾動法水,澄淨佛子們的活水源頭。而後,大師更以「菩薩學處」叮嚀諸位老師,叢林乃「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須以培育佛門龍象自勉。自此,師生之間好似有了一股新的力量。
一句話要如何恰如其分,啟悟人心?佛門中講,要能應病與藥,契機說法,如惠能大師聽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刻契悟,丹霞禪師赴京趕考途中,轉換選擇,出家修持,沒有相當的福德資糧,不足以成事,這些都需要醞釀修持的功夫。
日常修持中,應如何累積福德資糧?《佛說十善業道經》中提到,要能修持十善業;而在身、語、意三業之中,語業的修持所占比例最高,也就是要不狂妄虛偽而常行真實;不離間挑撥而公平正直;不惡意傷人而能常軟言慰喻;不奸佞巧詐而能利人善事。
《金剛經》中也說,若能說得一句四句偈法語,勝過布施恆河沙數的財富寶物。祖師大德更多有警示「諷誦如來經一卷,勝過閑話口巴巴」等,無非都在提醒,一句智慧法語的功德無量。
在學院中,學生的禮儀修持,乃是逢人合掌稱吉祥,看似簡單的一個動作,卻匯聚著身、語、意三業的清淨。凡此,無不說明一句好的話語,不但助人無窮,也為自己啟發無限的善因良緣。自利利他的方便智慧法,不妨從一句好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