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找你PK,你若敗了,無妨;你向行家討教,一旦輸了,便會招來恥辱——「班門弄斧」,比喻自不量力。實際上,班門弄斧之下,常有無名之輩脫穎而出。法拉第當年若不是主動給戴維做助手,今天電磁學歷史的主人公怕要換了吧?
想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就必須到班門弄斧。古人說:「薑是老的辣」;古人也說:「後生可畏」;古人還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新格言是對自己的考驗,也是對權威的挑戰,還是對大師的當頭棒喝。
老觀念根深蒂固,可苦了想學真本領的人,畏懼人言,而不敢到班門弄斧。這確實需要一分「初生之犢」的勇氣,無知亦無畏、不怕輸、不怕出糗。「江山代有人才出」,時代不缺千里馬,缺的是伯樂。千里馬若在馬槽中等待伯樂,不知要到猴年馬月,或垂垂老矣,或一生不得。捷徑有一條——自行到伯樂前秀上一把,秀出自己的風釆,讓伯樂看出自己的水平。
到班門弄斧,也許抱了忍辱負重之心。敢和行家較長短、分高下,本身便彰顯著勇氣,是一種勝利,結局即使失敗,也是一種收穫;一方面,從中認識了自己的不足,可以對症下藥,尋覓改進良策;一方面,在失敗中,意志得到了提升。兩種益處,一次失敗便交清了學費,值啊!
班門也並非固若金湯,不可攻陷。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在讀大學前,研讀了當時數學權威蘇家駒的一篇論文,精心研究和測算後,發現有多處錯誤,便大膽撰寫論文指出。蘇教授得知後,他沒有嘲笑,而是以嚴謹的態度重新演算,證實自己的錯誤後,虛心接受。號稱「班門」的很多,真正的大師有數。蘇家駒敞開班門,笑迎後起之秀來弄斧,虛懷若谷,是真正的「泰山北斗」風範。
華羅庚不僅有「自知之明」的智慧,更有「自不量力」的胸懷,他的天賦和情操博得了蘇教授的賞識,伯樂覓得千里馬,千里馬遇上伯樂,這段師生緣倒是一大美談。華羅庚在名師的指點和鼓勵下,很快成了數學界的一顆新星。
敢於到班門弄斧,才能將斧子磨得更鋒利;敢於向一流人物挑戰,才有機會與他們並肩前行;敢於對班門說不,才有希望開立新的「班門」。
當然,不是誰都可以到班門前弄斧的,至少先準備三項本領:好學務實的作風、謙虛求知的精神和專業素質的底子。只有夸夸其談的人才真會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