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雲五大樓 圖/商務印書館提供
圖/商務印書館提供
臺灣商務印書館,這是一九四五年以來最早在臺灣成立的五家出版事業之一,六十六年來始終堅持以民間企業獨立經營,「出版好書、輔助教育、發揚經典、提倡新知」迄今非但不負初心,更是日新又新。
無心插柳 柳成蔭
一八九七年,出身印刷業的夏瑞芳等四位先生,為經營印刷商業文件生意,而創辦「商務印書館」。
但是,在夏瑞芳先生禮請翰林張元濟先生進入商務印書館後,由於張先生積極吸收並結合大量優秀人才,包括十九世紀初葉中國最著名的幾位文化領袖梁啟超、蔡元培、胡適之、吳稚暉、徐志摩等人,通力規畫並實踐一個可長可久的理想,就此不但成為民初最具影響力的書店,也讓商務印書館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全國性民間教育出版機構。
一九二一年,張先生又延攬有經營長才的王雲五先生入館,經他們攜手努力,為商務印書館締造了三○、四○年代的第二個高峰。
來台六十六年
一九四九年,在政府新政策規定下,商務臺灣分館改名「臺灣商務印書館」,開始獨立經營。一九四七年派員到臺北籌設分館,十月購得現址臺北市重慶南路一段三十七號三層磚木造房屋一幢,積極營修,於次年年初開業。
一九六四年,臺灣商務印書館推舉王雲五先生擔任董事長,展開了另一階段積極的出版事業。
一九八二年,與台北故宮博物院多次協商,獲同意以該院所藏「文淵閣四庫全書」交予本館影印發行。經過縝密的計畫和各種辛苦備嘗的安排、作業,終於在一九八六年起將這一套共三四六○種計三六五七五冊、二百四十萬頁的超大型叢書出版為精裝一千五百巨冊問世,並成功推廣海內外,贏得全球漢學界掌聲,獲世界各大圖書館典藏。
放眼未來 老字號
二○○七年,臺灣商務印書館榮獲行政院新聞局「老字號金招牌」資優出版事業特別獎,這非但為臺灣商務印書館寫下出版歷史新頁,對老出版社來說,更是在出版瓶頸時期的強心針。
二○一三年,臺灣商務印書館創立滿六十六年,業已出版萬種好書,在此百家爭鳴的出版時代,我們秉持傳承與創新精神,陸續推出新系列叢書,包括OPEN、現代文學典藏、Ciel、新萬有文庫、縱觀天下、VOICE、U小說、推理文學、新時代小說、熟年館、經典小說等,屢屢締造暢銷佳績,並與《科學月刊》合作推出「商務科普館」系列,發展多元化出版方向。此外,對已絕版或即將絕版好書,更因應讀者需求,提供「隨需印刷」(POD)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