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電影讓我心情如此沉重的。一部名叫《愛.慕》的法國片,卻讓我有這樣的感覺。
《愛.慕》是剛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影片,講的是一對老夫妻在妻子中風、生病後的故事。我會去看,一來是因為女主角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二來是因為在片中出現的鋼琴家薩洛,正好是第二天我打算去聽他演奏的音樂家。
戲院中,有我的老師,也遇到不少不同年紀的朋友。想不到的是,看完後幾個朋友聊起來,大家的著眼點竟然全都不一樣。
最年輕的小如,回家後告訴她老公:「這是一部比恐怖片還可怕的片子。」為什麼「可怕」?我猜,三十出頭的人,看到老年人如此真實地面臨生病、死亡的鏡頭,難免會有距離,也的確會感到可怕。
學護理的阿萌,印象最深的卻是片中兩名看護照顧病人的狀況。
「妳看那兩個看護多糟糕,一個替病人翻身那麼粗魯,另一個替病人梳頭,梳得那麼用力,簡直就只是把看護當成她們的工作,一點都沒有將病人當作人看待。」說完,她又補了一句:「要是我是那個病人家屬,也一樣會炒她魷魚,她竟然還罵人,真是豈有此理。」
原本要和先生一起來看的玲玉,我開她玩笑說:「還好妳先生沒來看,否則可能會警告妳要對他好一點,否則以後妳生病了,沒人照顧。」她卻反駁我:「才不會呢,我家有高血壓的人是他,不是我,容易中風的也是他才對!」「所以,他還是應該來看,才會覺悟要趕緊對妳好一點囉?」聽到我的回問,玲玉也笑開了。
和先生一起看電影的小宜,結論則是:「幸好我們台灣可以請外勞,不然妳看看,法國才請一天看護,就是七百八十歐元,真可怕。」一旁,她的先生連忙計算:「哇,等於將近三萬元的台幣欸。」
讓我們最擔心的是,已經七十多歲的老師。幾年前才經歷先生的生病、過世,好不容易才走過傷痛,會不會又觸景傷情了呢?還好,電影放映中我一直偷瞄她,沒看出有什麼異樣。
散場後,我問老師:「老師,您覺不覺得師丈很幸運,走之前沒受太多苦?而且也沒拖累到您?」她點點頭,神色很平靜。這下我才放心。
回家,我跟另一位朋友聊起這部電影,說起現代人面臨伴侶生病的無奈,也聊起兒女們的有心無力。他告訴我:「是啊,所以我決定到時候還是住進養護中心去,免得拖累別人!」(本專欄每周二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