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再生能源取代核電

 |2013.03.10
2186觀看次
字級

全台廢核大遊行昨天登場,政府也宣布將舉行核四公投。環保團體主張,廢核後應以再生能源補充供電缺口,將再生能源的占比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一,接近先進國家的用電結構。

台灣再生能源發展緩慢,占總發電比率只有百分之三。環保團體建議用天然氣取代核四,更好的方案是提升風力、太陽能發電量。但能源局表示,再生能源發展陷入瓶頸,且供電不穩定,不易成為電力主要來源。經濟部預測,到二○二五年,再生能源占比只能有百分之七點七,與百分之二十一相去甚遠。

綠盟指出,工研院調查台灣可裝設四、五千座陸上風力發電機,若建成其中三分之二,即三千台,總裝置容量可達六千百萬瓦,離岸風力機另可提供兩千百萬瓦,共計八千百萬瓦;若加上太陽光電從兩千五百百萬瓦提升至五千百萬瓦,等於四點五座核四廠。

不過,國外研究指出,風力渦輪可能導致氣候暖化加速,比大自然造成的暖化快十倍。其次,風向不固定是風力發電的缺點,而德國風力發電成長極快,占能源總量也僅百分之七,且德國西北部和南部人口多,不易裝置風力渦輪,北部人口雖少,但風電不易儲存,且電力輸送很昂貴。台灣人口密集,困難度更大。

德國反核最力的綠黨也反對風力發電,認為綠色生態景觀將遭毀容,且風力機的低頻噪音長期有害人體,更沒人願意架設在自家附近。台中一帶裝置的少數風力渦輪,已遭當地民眾抗議,未來發展的可能性令人存疑。

德國開始把風力發電機裝置在海上,台灣四面環海,更有條件發展,但除了技術問題,同樣的,風電不易儲存,輸送昂貴。

台南日前宣布,將打造太陽光電城,鼓勵用電量大的企業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今年再加碼補助,由於能省電還能賣電,已吸引八十一家企業投入,遠超過市府預期。

台灣中南部日照充足,可普設屋頂式太陽能光電板,並比照屏東「養水種電」,在受地層下陷威脅的縣市,如高雄、台南、嘉義、雲林推動。綠盟表示,如此則二○二五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可達一萬六千四百五十百萬瓦,為官方目標兩倍。

鋪設太陽能面板需要大面積,德國人口稠密,難以成功;渺無人煙的沙漠、陽光強烈,無疑是最理想地方。以色列南部有廣大沙漠,經過五年籌畫,將二十英畝沙漠改造為太陽能場。

西班牙安達盧西亞沙漠,也興建了太陽能發電站。阿拉伯世界更有廣大沙漠,沙烏地阿拉伯去年宣布,將投入一千億美元發展,希望二十年內提供全國所需電力的三分之一。

台灣人口密度高於以上各國,亦無沙漠,綠盟所言「兩倍於官方」的數據能否達到?以美國為例,如果在屋頂安裝足以供應整棟大樓所需電力的太陽能板,即使有聯邦與州政府補助,所需成本仍相當於七至十年的電費。

而在全台住宅屋頂安裝太陽能板,可行性多大?需時多久?成本多少?都還要評估。

德國是全球再生能源先鋒,每年發電占總量兩成;環保團體所謂先進國家占比百分之二十一,應指德國而言,其他先進國家尚無法做到。廢核雖然是多數民意所趨向,但是台灣要趕上德國,除要有綠色決心,更要有綠色技術,這方面恐還得要更加把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