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五大洲國際比較資料顯示,亞洲地區婦癌發生率,台灣高於日本、韓國,乳癌與子宮頸癌死亡率更為三國之冠;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最新數據也發現,全台每天有二十九點四人罹患婦癌、六點二人死於婦癌。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醫師呼籲國內女性,與其談「癌」色變,不如每年落實「六分鐘護一生」之婦癌篩檢。
四十三歲黃小姐,把乳癌腫塊當懷孕漲奶,生產前一個月才發現是第二期乳癌,經催生後,隨即開刀治療,在家人支持下度過化療危機;六十一歲陳姓婦女為單親媽媽,罹患第三期乳癌,一開始只當是皮膚過敏、自行抹藥,拖延導致病情加重。
五十五歲林小姐,子宮頸癌卻無徵兆,四十七歲時抹片檢查有異,翌年又檢出子宮頸輕度癌前病變,五十歲時為高度癌前病變,所幸及早進行子宮頸圓錐狀切除手術,才保住性命。
國健局最新癌症登記數據顯示,三十至三十四歲輕熟女篩檢率,遠比老阿嬤低。上述三名婦癌病友,昨日以切身之痛,提醒全國婦女正視婦癌篩檢的重要性。
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儘管「六分鐘護一生」口號經過十六年推廣,然而,過去六年內,台灣仍有高達二百萬名三十歲以上女性,一次抹片都沒做。
台大醫院婦產部醫師鄭文芳指出,不少人自恃年輕,以為子宮頸癌不會找上門,輕忽定期做抹片的重要性。
鄭文芳表示,子宮頸癌是透過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感染途徑主要透過性行為,因此只要有性行為的女性,就應該定期接受抹片檢查,早期發現癌前病變,五年存活率高達九成,建議女性三十歲以前,應每三年做一次檢查,三十歲以後,則應該每年篩檢一次。吳建遠也強調,婦癌早期不痛不癢,不易察覺,定期篩檢才能早期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