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受邀訪問大陸,與習近平首次「連習會」,及胡錦濤交班前最後一次的「連胡會」。連戰除了拋出十六字箴言持續深化兩岸交流之外,也特別邀請胡錦濤來台訪問,際此兩岸關係穩定發展時刻,如胡錦濤能夠順利來訪,將是兩岸邁向深水區的第一步。
自二○○五年連戰以在野的國民黨主席身分訪問大陸後,國共兩黨的戰爭才算真正結束而邁入和平交流的階段,對於中國的未來發展有重大影響。
連戰這次赴大陸訪問是應中共邀請,為大陸的對台政策交接做見證,習近平將循著胡錦濤既定的對台政策前行,兩岸發展的態勢已大致底定。雖然下一步將逐漸就政治議題進行協商,但雙方都有共識,必須由民間、學術團體先行討論,在形成共識之後才有進一步協商的可能。
連戰此行特別就未來的兩岸政治協商議題拋出了引子,他在會見習近平時提出兩岸未來應該建立一種「平衡、對等、有效」的政治架構,同時拋出了「一個中國、兩岸和平、互利融合、振興中華」十六字箴言,習近平沒有及時回應,只說需要時間和耐心。他在會見胡錦濤時也提到政治對話不可避免,胡錦濤說需要務實處理解決兩岸固有的紛歧。
事實上,台灣內部的分歧較大,不只民進黨等綠營反對現在馬政府的兩岸政策,就連馬總統的「不統、不獨、不武」主張,與連戰所代表的國民黨「正藍」系統的主張也有出入。大陸對於台灣內部的種種歧見知之甚深,也因此習近平和胡錦濤都沒有立即針對連戰拋出的政治議題做出回應。邁向深水區不是件簡單的事,兩岸好不容易走到現在這一步,若貿然前進而失足就得不償失了。
因此在兩岸進行政治協商之前有許多前行的準備工作必須先完成。大陸方面比較單純,依中央之令行事。台灣方面則須先整合歧見,產生共識,兩岸未來到底「要統、要獨還是不統不獨」,就有三種意見,這個議題如果沒有共識,政治協商將無從談起。
兩岸現階段的重要課題還是在深化交流、互釋善意、培養互信。不可否認,大陸方面近幾年對於台灣民眾的利益十分關切,兩岸的金融交流、人民幣業務直通都是具體的作為;包括中南部農漁民的利益,大陸都十分關切。大陸國台辦副主任鄭立中、葉克冬等人多次深入走訪中南部,親切問候農漁民的生活境況,採購虱目魚、香蕉等農漁產品釋放善意。
雖然畢竟這些作為無法全面性,且互信尚未建立,也難怪農漁民會說,「你買我的農產品,買不到我的選票」,但是滴水穿石,只要雙方建立互信、不再存有敵意之後,協商就容易了。
如果胡錦濤台灣之旅能夠順利成行,讓兩岸和平發展的勢頭將能更向深水區邁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