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幾內亞首都位在比奧科島北部的馬拉博,有趣的是,1472年葡萄牙人發現此島時將此島命名為「福爾摩沙」,且記載在航海圖上,其實葡萄牙人在大航海時代把很多地方都取名為福爾摩沙,例如葡萄牙有一條福爾摩沙河、巴西和阿根廷各有一個福爾摩沙市、美國有個福爾摩沙湖、肯亞有個福爾摩沙灣等,換言之地球上的「福爾摩沙」並不只台灣一個,是不是覺得很奇妙呢!
平均每人GDP位居全世界最後一名的國家,是非洲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放大範圍來看,非洲最窮困的國家幾乎都集中在中部,何以至此?因為連年戰爭一直打個沒完!生活在安寧世界的我們,常聊到何時會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說實話,第三次世界大戰早就打過了,1998年到 2003年,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發生大規模多國衝突,參與衝突的國家多達九國,除安哥拉與納米比亞外,其他國家不是千元俱樂部就是百元俱樂部,且這九個國家多數都圍繞著剛果盆地周邊,身處內陸、交通不便,即使到了今日,剛果盆地東側邊緣地區依然爭戰不斷。
1998年到2003年在剛果的非洲大戰,估計死亡人數達380萬人,如此大量的死亡人數,卻無法引起世界各國關注,說穿了是因為這些國家都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沒有太大影響力,地理位置也無任何戰略價值,所謂的國際正義、人道關懷等理念,在這些窮國都不存在。全球暖化可能會讓北極熊滅絕,引起世人關懷,但剛果盆地東緣的人民,每天生不如死,但他們卻遭到人類的遺棄,透過「Google Earth」的科技讓我們得以探索這些國家的地理位置,但除此之外,更值得我們深入了解這些國家面臨的困境,才能讓科技與科學發展發揮更高的人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