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教育部與經濟部昨天共同舉辦「二○一三國際發明展得獎作品商品化媒合商談會」,協助技專校院師生將國際發明展得獎的創意作品轉化為商品,現場展出三十四校、一百五十一件得獎作品,並安排專業團隊就商品化過程可能涉及的授權、技轉等問題,提供諮詢服務。
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台灣學生在國際發明展得獎無數,但能夠商品化的比率卻不高,因此建構媒合平台,除了有助於支持技職學生的創意研發,同時對整體經濟的提升與推動也有極大助益。
經濟部工業局長沈榮津也說,台灣的發明實力在國際上有目共睹,每年在國際發明比賽中都屢獲佳績,其中學校得獎專利就占了百分之六十七,顯示學校創新能量非常豐沛。不過相較國外得獎作品商品化的比率為百分之三,目前國內商品化成功率卻僅百分之零點四,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沈榮津說,今年經濟部工業局與教育部合作,由教育部從學校供給端提高得獎作品商品化的誘因,經濟部則從產業需求端提供媒合及商品化輔導,預期將可以讓學校創意發明商品化的成功率提升至百分之四。
此次活動定位為「媒合商談」,各校參展一百五十一件專利,其中超過四成作品屬生活科技領域,也包括能源科技、資訊與通訊、電子光電和生技醫藥等領域。
經工業局初步篩選,邀請相關企業近八十家共同參與,目前至少有五家廠商指定洽談其中十件展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