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憶─泰雅族祖靈祭
冬日,每一想起祖靈祭
風在流霞間悠悠地轉
在一片空曠而蒼茫的平疇上
我也向著歸巢的鷗兒
向著你的純淨 深邃張望
神啊,你是否也步履微醺
聆聽那部落長老們對吟
當熊熊的營火升起
頭目開始獻祭
溫暖了多少遊子的心
我知道你遙指發祥村而不語
而我卻只能跪下雙膝
我知道你閉上眼,在暗空
在浩漫宇宙裡為勇士舞而舒坦
直到黎明,你的雙手,像山之臂,
再次迎接苦痛的陽光……
而我知道,那浮雲將沿著你的影子
繼續為沒有盡頭的明天
用清澈的眼睛,寂寞地迴轉。
註:泰雅族的族名「Atayal」,原意為「真人」,或「勇敢的人」。傳說中,其祖先的起源,首先是於雪山山脈大霸尖山,其次是今南投縣仁愛鄉的發祥村(Pinsbukan),再來是位於南投縣中央山脈的白石山。後來因人口增長開始分別往西北方向、東部及西南方向分散遷移。目前,族民分布於北部中央山脈兩側,東至宜蘭縣南澳,西至台中縣東勢,南至南投縣仁愛鄉、花蓮縣卓溪,北至烏來。其傳統舉行「Buling nutx」(祖靈祭)的季節是小米收割後,將新穀貢獻祖靈的祭祀。因此,泰雅族的祖靈祭,也可稱為「獻穀祭」。
祖靈祭舉行的時間,由頭目或長老開會商議後;晚上,要先做好蒸糯米飯(Sumul)、糯米年糕(Tnapaq-rhkil),以及糯米酒(Quaw-Tayal)等祭物。族人在天未亮、雞啼三聲時,幾乎同時抵達離部落不遠的祭場。他們手持竹棒,串刺上糕肉、水果、玉米,或用蕉葉包裹等祭物與酒,為獻給祖靈之供品,定位後就開始召喚祖靈。祭典結束的祭品向來是不帶回家的,直到天色逐漸明亮時,才開始送客。他們送客時,是用大聲的叫喊,叫著:「Usa la-usa la-」(回去吧!回去吧!)。歸途前族人須跨越火堆,以示與祖靈分隔,或象徵著汙穢的潔淨,才陸續踏回部落。
——2012.12.13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