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式馬桶座』的構想很有趣,也頗具商品化可行性。2012年的耶誕節當天,大陸江蘇衛視台提供吃住機票等所有開銷,邀請葉詠晶同學農曆年前上節目,分享創意馬桶座的發明過程及相關趣事。葉同學對於上電視既期待又擔心,筆者則鼓勵她可以接受邀請,在節目上或許可以給觀眾朋友一個觀念:誰說女生比較不適合動腦筋、玩發明。筆者也特別建議她,上節目時應該把「捲筒式黏鼠板」創作及獎狀一起呈現,如圖1所示,葉同學的另一項專利發明也曾榮獲2012年巴黎國際發明獎銀獎,也就是說,短短半年多,她接連獲得了兩項國際發明大獎,亮眼的發明成果足以說明女生的發明能力也很了得。
讀者諸君或許會認為,是不是葉同學特別聰明?或者她的家長、親友們當中有厲害的發明家,才會有辦法構思出這麼多創意點子呢?事實上,葉同學是來自馬來西亞的僑生,家長從事運輸行業,她是來台灣就讀亞洲大學商品設計系期間,才初次接觸到創意發明,因校方發明中心有完善的輔導機制及獎勵措施,她常找師長們討論生活當中碰到的不方便,並深信老天爺會將很多創意點子,藏在生活當中不方便、不理想的細節裡頭,讓有心人去挖掘。
有了正向思考的好習慣,以及跨領域借靈感的嫻熟技巧,2012年4月,葉同學聽到老師介紹瑞典IKEA家具的致勝關鍵因素之一,就是成功貫徹了「扁平包裝」的設計觀念,不僅讓IKEA的產品運送時的材積成本具備競爭力,也方便消費者購買家具時不必用貨車,商品直接塞進私家轎車就可載回家;另外,葉同學課堂上也看過老師介紹一種效果很好的拋棄型捕鼠筒,尺寸頗類似美國知名洋芋片的圓筒包裝,售價很貴,一個要價50元且只能用一次,於是她思索:有無可能借用扁平包裝的概念改良捕鼠筒呢?
在筆者的指導下,搭配著專利檢索的技巧,以及使用情境的揣摩,葉同學開發成功長條狀的菱形粘鼠板,使用時是將可分解的紙板捲成圓筒狀擺在牆角,利用老鼠愛鑽圓洞的天性,確實大大改善了傳統捕鼠板的效果,捕到老鼠時只要將紙筒兩端一壓,就可乾淨且安全地將老鼠至野外放生,可分解材質的紙板對環境的衝擊也降至最小。此創作參加「2012巴黎國際發明展」期間深獲幾位女性評審讚賞,一方面是因為成本低、效果佳、可行性很高,另方面是因為女性不必忍受目睹鼠類黏在紙板上掙扎的模樣,此發明巧妙運用老鼠愛鑽圓洞的天性,其實紙板上塗布的膠不必太黏,也不必太多,老鼠鑽到紙筒裡就跑不掉了,未必只有將其置死一途。值得一提的是,葉詠晶同學只花了100元材料費就完成了樣品,也抱走了巴黎發明展的銀獎,較諸於展場裡許多花了百萬元以上研發經費只獲銅獎之創作,誰說女生的創新發明能耐一定輸給男生? (中)
文與圖/徐義權(國立聯合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副教授、巴黎國際發明展台灣代表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