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下思潮】用其所長無棄人

閒看雲 |2012.12.13
2062觀看次
字級

中國古代大思家老子說:「人無棄人,物無棄物,是謂襲明。」這句話的意思是聖德的人善於做到人盡其才,其眼中沒有廢棄的人;善於做到物盡其用,其眼中沒有應該廢棄的物品。能做到這些,便可說是掌握了道的精微高妙之處了!

縱觀世間之物,雖各具特點,各有造化,但「人無完人,物無完物」。

明代葉子奇在《草木子》中說:「造化無全功,巧其音者拙其羽,豐其實者嗇其花。」意為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才各得其所、各得其用,才有這五彩斑斕、繽紛絢麗的世界。

明人呂木冉的《涇野子》中有個故事,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一老者有五個兒子,一個木呆呆、一個鬼精靈、一個眼瞎、一個背駝、一個腿瘸。面對五個不健全的兒子,老人沒有悲觀,沒有抱怨。一番思考之後,他根據每個兒子的情況為他們各自安排了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

木呆呆去務農,面朝黃土背朝天;精靈鬼去做生意,只占便宜不吃虧;瞎眼老三去算卦,打扮起來蠻像樣;駝背老四搓麻繩,正好低頭又彎腰;瘸腿老五紡線織布,坐在織機前不用走路。

經老人這麼一安排,兒子們倒也能安身立命,不愁衣食,哪一個也沒有成為家裡的負擔。

無疑,這個老者是聰明的,在老人眼裡人無棄人,他用其所長,各得其所。五個兒子雖各有缺陷,但也各有長處,甚至可以說,其缺點所在也正是其長處所在:

木呆呆的人不見異思遷、投機取巧,可以踏踏實實地把田種好;瘸腿之人更能坐得安穩,在織布紡線上花的時間與心思,必然比一般人會更多。

老人頭腦清醒,直面現實,他用自己並不深奧的智慧,讓一家人的生計得以維持。   

一個家庭如此,一個部門、一個企業也是這樣;幾個人、幾十人、幾百人、幾千甚至幾萬人,你有你的特點,我有我的個性,你有你的長處,我有我的優勢。但同時,在某些方面,你我又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陷和不足。

聰明的領導不是挑剔、抱怨、指責,而是包容、欣賞、知人善任。目之所及皆人才,避人之短,用人之長,使人在舒心愜意中施展自己的才華。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有 「以萬物為師」的古訓。

現代的仿生學也正在努力探索研究。人類連動植物的優點尚思為我所用,而將有優點的人閒置一旁,豈非極大的浪費?某些部門主管,不能發覺屬下的能力,一味坐嘆人才、資金的匱乏,豈不令人悲哀?

漢高祖劉邦也曾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字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供給軍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我們現代的社會是個知識爆炸的社會,在這樣的時代裡,成為「通才」是不可能的,甚至同樣的物理學家,可能根本就對彼此的研究領域十分迷惑,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一個人愈是發展,就愈是成為一個「專才」,在此背景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專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潛力,因此如何在不同的崗位上發揮才能就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只有用人所長,才能更好地創造價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