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言及五種法師能為人廣說此經,即為行如來事、佛之所使;而廣為眾說,功德尤多。
※順逆罪福
接著,釋尊告訴藥王菩薩:「藥王!若有惡人,以不善心,於一劫中,現於佛前,常毀罵佛,其罪尚輕;若人以一惡言,毀訾在家出家讀誦《法華經》者,其罪甚重。」
此段解釋毀罵之罪甚於當面詈佛。今假使有惡人,以不善之心當面詈佛,且至一劫那麼久,其罪雖重,但猶不及以片言毀訾四眾讀《法華經》者之罪的重。因為經為三世諸佛之法身,一切佛功德之父母,毀謗經典與毀謗讀經的人,即是毀壞一切佛功德之種子,故其罪甚於詈佛。此稱為「逆者之罪」。
佛陀又說:「藥王!其有讀誦《法華經》者,當知是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則為如來肩所荷擔。其所至方,應隨向禮。」
這是說明末世法華行者的福德。說此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自己,二六時中都在如來的肩背上所荷擔,因此對這樣的行者應致以最高敬意。此乃「順者之福」。
※三說歎持《法華經》
釋尊又告訴藥王菩薩說:
1.「我所說經典,無量千萬億,已說,今說,當說,而於其中,此《法華經》最為難信難解。」
已說,指《法華經》以前的諸經,今說,指《無量義經》;當說,指《涅槃經》。在此段經文,確實表示《法華經》在全部藏經中,最為殊勝。「已、今、當」三字是網羅《法華經》以外的一切經典,而所說《法華經》「難信難解」,是與「最為第一」異語同義。
2.藥王!此經是諸佛祕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予人,諸佛世尊之所守護,從昔以來,未曾顯說;而此經者,如來現在,猶多怨嫉,況滅度後。
說如此殊勝的《法華經》,在如來住世時,尚且有五千離席而去的增上慢人,何況佛滅後,怨嫉多乃是當然的事。
3.藥王!在在處處,若說若讀,若誦若書,若經卷所住處,皆應起七寶塔,
極令高廣嚴飾,不需復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
此解釋《法華經》為佛之全身。在在處處,或在說經之處,或在讀經之處,及或在書寫此經等處,不拘何處也。舍利,乃佛禪定、三昧等功德之所成就。塔內本應安放舍利,今言不須復放,即以此經義悉為佛自證之法性所流露,佛口所宣揚,此處有經,即已有佛之法身、報身,等於有佛之全身,較僅有佛之舍利益為尊重。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