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金門百年老店醫藥世家「王大夫」,始於清文宗咸豐五年(西元一八五五年),創建人王騰以「王大夫中醫」之名行醫。金門戰地環境濕冷,第四代王異生以一條根浸泡藥酒,為戰地居民及官兵治風濕;他苦心鑽研藥草,發現金門水質及土壤特殊,加上氣候配合,生長的一條根具舒筋活血、祛風去濕、解熱鎮痛功效,因此擴大其功效,除藥酒外也製成貼布,為官兵治療外傷。
王異生發願在金門成立文化館。王大夫一條根文化館是多元複合性地標建築,外觀融合中式江南園林的古色古香,及閩南式純樸風格,內部則有傳承百年的中華醫藥文物,包括藥舖櫃台、中藥講堂、丹膏丸散導覽區,讓遊客體驗中醫藥學的博大精深,感受行醫的種種意象。
王異生一九四四年出生,一生歷經多次劫難,六、七個月大時就經歷盟軍轟炸金門,因誤炸民宅,死傷七十餘人,王異生在母親保護下死裡逃生;他幼年時曾落井,六十五歲又因中風經三次急救,大難不死的經歷,讓他更加珍惜生命和對金門的情感,決定回饋社會,照顧老人、弱勢團體,曾獲金門好人好事代表。
第五代王思予傳承王異生藥草事業,持續發揚行善之心,常捐養生茶給佛教團體、創世團體、癌症病患及弱勢團體,希望將前人的精神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