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軍公教及勞工退休金風暴,綠營呼籲召開國是會議,以集思廣益,提出解決對策。在目前的政治氛圍下與退休金問題之複雜,召開國是會議是否為最有效的方式,不無疑問。
這一波退休給付制度改革起自勞委會要改變勞退給付方式,從目前「繳得少、領得多」,變成「繳得多、領得少」。勞退基金虧損嚴重,不足高達二千多億,潛在負債更是天文數字的一兆六千多億。如此沈重負擔如果由國庫負擔,無疑是債留子孫式的全民買單,不改革不行。
問題是,相對於一個茶葉蛋都不給的基本工資調漲爭議,小錢落空,還要增加退休金提撥,勞工的相對剝奪感嚴重。因此有立委另闢戰線,揭出軍公教退休不但所得替代率高,還按三節發獎金,而退撫基金也可能在民國二○二五年破產!
退休給付爭議至此一發不可收拾,不但引發了勞工與軍公教之間的階級對立,如何改革才符合世代正義,也是棘手問題。而行政、立法兩院明知要改革,卻又在選票算計下,都不肯做開第一槍的「壞人」,以致問題成了人人推卻的燙手山芋。
民進黨前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於是提出召開國是會議之議。她的理由是,這是全國性的社會問題,難以只靠行政部門解決,必須以國是會議的型式,集合國內產官學研各方力量與智慧,共同承擔解決。
勞退、退撫基金的大黑洞能否在國是會議中解決,則不無疑問。國內的大型會議多是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國是會議固然可集各方菁英於一堂,但發言盈庭到底是行禮如儀,沾醬油式發言,只是讓黨派取得話語權的舞台而已。
退休制度的改革應不只是提出計算公式的問題,民眾要質疑的是,各大退休基金虧損是事實,但其中有多少是政府自營不當、還是委外代操造成的惡意掏空?以百億計的虧損沒有人負責,最後卻要小公務員、基層勞工、退休老兵勒緊腰帶、承擔苦果,連眼前的階級正義都談不上,尚且奢談世代正義!
反改革的惡火延燒,甚至有退休將領反彈「敢刪就造反」,甚至揚言發起罷免馬英九總統。承平世代幾十年,軍人不必打仗,更有不少將領是在近十幾年浮濫升官,甚至有人是在退休前一天升官人事命令才生效。如今退休有高額月退、津貼,已勝過無數受薪階級,遇到改革就大言嗆聲,這樣的態度實在令人唾棄。
不論是否召開國是會議,退休金改革涉及全國千百萬勞工與軍公教的晚年安定生活,改革必須謹慎周延,不能再挑起新的問題。一旦決定舉行,與會各黨派、學者、民間團體更應公正無私的討論出可長可久的方案,以穩定社會人心,切勿橫生枝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