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搶救中風,分秒必爭」,醫師強調,在發病三小時內治療,可增復原機率,為使治療更及時,籲民眾配合,將「預立醫療自主計畫」的觀念,應用在中風急性治療。
「當你發覺有中風癥兆,包括嘴巴歪斜、單側手腳麻木、突然說話不清楚、視力模糊、步伐不穩和眩暈等,趕快到醫院掛急診。」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沈秀祝昨天在衛教宣導會中,呼籲大家共同努力推動「搶救中風黃金救援一二三」的觀念(第「一」時間發現症狀;「二」小時內迅速就醫;「三」小時內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治療)。
她強調,缺血性腦中風病人若能在發病三小時內,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約可增加病患百分之三十三康復機會、降低未來殘障失能後遺症。
奇美醫學中心因此力推「預立醫療自主計畫」,沈秀祝表示,不少歐美國家民眾會隨身攜帶小卡片,註明希望自己生病時該如何被照顧;腦中風高危險群可在諮詢醫護人員、家庭成員後,預先決定將來接受醫療照護的方式。
一旦發生腦中風,有很高的可能性造成死亡或嚴重失能,沈秀祝提醒,預防勝於治療,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疾病或腦中風家族病史的民眾,都應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