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 尊重順應自然 生態文明是趨勢

 |2012.11.10
1152觀看次
字級

【新華社電】經濟富裕之後,環保問題成了迫切解決的工作。胡錦濤於中共十八大說,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因此,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並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胡錦濤在會議中指出,要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建構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他強調,要全面促進資源節約,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確保國家能源安全。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他指出,要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保護生物多樣性。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汙染防治,並且和國際社會一起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他強調,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

與此同時,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汙權、水權交易試點;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