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大之後 中國如何均富又美麗

 |2012.11.10
983觀看次
字級
記者過節 不能錯過採訪 言論自由今非昔比,十八大舉行期間,全世界各地有二千七百三十二名記者前來採訪,開幕當天恰逢中國記者節,意義格外重大。圖/新華社

經濟 擴大消費需求 目標全民收入倍增

【新華社電】中共十八大和美國總統選戰牽動全世界的局勢,有媒體將這兩件事稱為「定調世界未來」,引發中國年輕一代關注。

「如果把中國和美國比喻為兩種生物,那麼在互相競爭的過程中,它們慢慢地體會到共生的美妙。」三十一歲的陳楸帆以十分「科幻」方式表達自己的期望。就職於谷歌中國的青年科幻作家陳楸帆非常關注中共十八大和美國大選,他認為,中美兩大國關係的發展,勢必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因素,而他的判斷是,兩國關係會愈來愈緊密。

陳楸帆說,國際視野讓自己的寫作愈來愈關注中國本土問題。「科幻是一種開放性的現實主義,我的小說所關注的內容,包括邊緣人群的生存狀態,環境惡化帶來的社會變化,技術發展中人的異化等,都與我對中國現實的思考有關」。他的下一部長篇小說《荒潮》就將發出警訊:中國如果不改變落後的生產模式,未來可能導致嚴重的生態後果。「將變化中的中國的痛苦書寫出來,恰恰是因為我非常渴望看到它逐漸變好。」陳楸帆說。

比美國人更有好奇心

青年經濟學者湯繼強說,中國年輕人愈來愈關心國內和國際事務,這是一種好現象。「現在年輕人受教育與獲取資訊的手段與過去不一樣了,信息化、全球化時代對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說。身為成都高新區發展策畫局局長、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的湯繼強說,自己最關注中共十八大,同時也關心美國大選。他說,十八大對中國未來的發展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而且將和美國大選一起影響中美兩國關係乃至世界的未來走向。「雖然中美關係出現了一些不確定因素,但總體上講,中美和平友好才是世界願意看到的。」湯繼強說,「我認為中國領導人和美國領導人都有足夠智慧,來做出『聰明』的選擇。」湯繼強表示,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雖然中國整體發展得很好,但也出現了新的矛盾和挑戰,如貧富分化、消極腐敗、分配不公、未富先老等,這些都是值得關注討論和提出對策。

湯繼強說,「美國反思過度發展虛擬經濟的教訓,欲重現高端製造業的輝煌,這個勢必影響中國,我們要好好地研究中美產業關係問題。」

湯繼強同時認為,伴隨中國的崛起,如何處理好與世界其他國家的關係對於中共是一種考驗,這也是當下中國年輕人在閱讀國際新聞時最關注的話題之一。「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這樣的經濟地位相適應,中國需要進一步加深與世界各國的交融與交流,增進互信。」他說。

剛從美國西雅圖交流學習歸來的上海外國語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碩士生蔡青在受訪時談到一個發現:中國年輕人對美國的好奇心要比美國年輕人對中國的興趣更大些。「不少美國專家也研究中國,主要是基於中國的崛起,他們對中國的市場和經濟增長的奧祕感興趣。一些美國教師和學生告訴我,他們也擔心這樣的一個人口大國、經濟大國,今後是否會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蔡青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