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福建省文化廳「福建文化寶島校園行:五年來台一百校巡演計畫」上周啟動,由「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打頭陣,巡迴台北、桃園、宜蘭、花蓮等地十二所大專院校和兩所高中,舉行示範講演與劇藝展演。
福建省文化廳在閩台文化交流中心成立十五周年之際,擬定五年的福建文化交流計畫,將福建文化推廣至台灣,包括福建閩劇、梨園戲、高甲戲、莆仙戲、薌劇等五大傳統戲曲,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岩茶(大紅袍)、傳統工藝技能與習俗、安溪藍印花布、漳州民間木板年畫、華安玉雕、建陽建本雕版印刷等。
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打頭陣來台,演出曲目都是傳統折子戲,包括《井邊會》、《桂英走路》、《事久弄》、《真女行》、《玉真行》、《裁衣》、《過橋入窯》等,詳細演出資訊請上網查詢,網址:http://www.sinsinyi.com.tw。
梨園戲是以閩南語泉州腔演唱的中國地方劇種,起源於福建泉州,流行區域涵蓋閩南、台灣、東南亞等廣大閩南語系地區,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有文獻可考的歷史達八百年之久,比崑曲早兩百年、比京劇早六百年。梨園戲保留了宋元南戲的諸多形態,被學術界譽為「南戲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