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出社會工作多年,仍感到茫茫然,一直以來,不是賣有害於人的冰品飲料、葷食,就是必須做假帳、打妄語……無法好好持戒,應該如何從工作中找到人生的意義呢?
福報禪師答:吃素,在於減少侵犯其他眾生、結下惡緣的機會,進而長養慈悲心。素食在科學上的說法是「養生」,自己吃素,等同愛護自己的生命;如果從事飲食業,賣素食不但保護了六畜眾生的生命,同時也保護前來用餐客人的身體健康,就實質意義來說,是雙重功德,這是佛教鼓勵吃素的原因。
若因不可抗拒的原因,必須賣葷食,那就要重視來源是否合法。就法律上來說,必須是國家核准、檢驗合格的,諸如盜獵、濫殺、毒害等等,均是不法的;就佛法上來說,必須心存感恩,以誦經功德回向。
至於冰品飲料,應存同樣的觀念,務求乾淨整潔,方能避免在冰品傷害健康之外,又加上食物不潔的傷害。若是為了工作必須做假帳、打妄語,這就不只是戒律的問題了,應該慎重思考法律必須負起的刑責。
佛教教人要「放下」,即使受戒卻不自我禁錮在戒規裡,但是對以上從事之事,存著一點點的「放不下」或是警覺之心也很好,可以適時提醒自己,並發願改變目前的因緣,從事真正有益於人的工作。
意識到自己從事的工作,對於生活意義、生命品質的提升無益,感到茫茫然,其實是好現象,這意味著你的覺照夠、覺性強,知道問題所在,答案就不遠了。
現代的職業是愈來愈多樣化,三百六十行不是只有賣葷食、賣冰品、做假帳才足以提供生存,你不妨給自己一點時間獨處,靜下來傾聽自己的心:如果目前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那要的是什麼?我還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在不快樂、茫茫然的氛圍中?然後訪問幾個在工作中肯定自己、獲得喜樂的人,他(她)們泉源在哪裡?
如果你一時找不到這樣的人,去一趟高雄佛陀紀念館,訪問導覽的佛光小姐,你就會知道,她們工作重、薪酬少,但是每天笑著入睡的法寶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