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博覽會 8新秀玩創意

郭士榛 |2012.10.31
1514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台北中正紀念堂、一○一大樓、建成圓環都像冰淇淋般快溶化了,形成很奇特的藝術作品;只要你雙眼專注看鏡框,居然開出美麗花朵。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人作品,即將於十一月八至十二日,在台北世貿中心開幕的「二○一二藝術博覽會」完美呈現。

文化部主辦「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每年徵選出八位藝術新秀參與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今年獲選藝術家分別是廖柏丞、鄭亭亭、游雅蘭、周代焌、康雅筑、黃致傑、徐夢涵、戴翰泓。新人作品有雕塑、多媒材作品,也有數位互動的作品裝置,讓人看見新銳藝術家創作力與生命力。

新銳藝術家除了藝術大學「科班」出身的藝術家外,其中有三位藝術家還擁有建築系背景,以不同的作品形式,展現他們對空間的觀察及媒材應用。

畢業於實踐大學建築系的廖柏丞,以數位科技「融化」了人們熟悉的城市地標。廖柏丞表示,最早在網路資訊流通太快時,他覺得生活很焦慮,反應到台北城市的快速發展,他試圖在資訊快速消融的當代社會,喚醒觀者對於日常風景與生活記憶的感知。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建築學博士黃致傑,將在展場設置數位裝置藝術,一個「種子肖像」的鏡框中,只要人眼專注看,它會感受到人的注意力,產生能量,開出美麗花朵。黃致傑表示,「種子肖像」是運用攝影機,以自然生物為基礎結合電腦,是一種虛擬和實體的對話。

原本就喜歡藝術的戴翰泓,陰錯陽差地就讀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現在他以建築系的訓練,回頭從事藝術創作,他的作品名為〈間階〉,以「界線」的概念,表現於空間裝置或雕塑中,凸顯因人而異的價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