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台北中正紀念堂、一○一大樓、建成圓環都像冰淇淋般快溶化了,形成很奇特的藝術作品;只要你雙眼專注看鏡框,居然開出美麗花朵。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人作品,即將於十一月八至十二日,在台北世貿中心開幕的「二○一二藝術博覽會」完美呈現。
文化部主辦「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每年徵選出八位藝術新秀參與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今年獲選藝術家分別是廖柏丞、鄭亭亭、游雅蘭、周代焌、康雅筑、黃致傑、徐夢涵、戴翰泓。新人作品有雕塑、多媒材作品,也有數位互動的作品裝置,讓人看見新銳藝術家創作力與生命力。
新銳藝術家除了藝術大學「科班」出身的藝術家外,其中有三位藝術家還擁有建築系背景,以不同的作品形式,展現他們對空間的觀察及媒材應用。
畢業於實踐大學建築系的廖柏丞,以數位科技「融化」了人們熟悉的城市地標。廖柏丞表示,最早在網路資訊流通太快時,他覺得生活很焦慮,反應到台北城市的快速發展,他試圖在資訊快速消融的當代社會,喚醒觀者對於日常風景與生活記憶的感知。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建築學博士黃致傑,將在展場設置數位裝置藝術,一個「種子肖像」的鏡框中,只要人眼專注看,它會感受到人的注意力,產生能量,開出美麗花朵。黃致傑表示,「種子肖像」是運用攝影機,以自然生物為基礎結合電腦,是一種虛擬和實體的對話。
原本就喜歡藝術的戴翰泓,陰錯陽差地就讀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現在他以建築系的訓練,回頭從事藝術創作,他的作品名為〈間階〉,以「界線」的概念,表現於空間裝置或雕塑中,凸顯因人而異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