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旗山區天后宮建廟一百九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起舉辦建醮法會,為了配合地方暌違四十八年的建醮宗教盛會,旗山國小將連續五天提供素食營養午餐。
此舉引來部分家長不同聲音,認為教育和宗教應分開,不應強勢要求學生和家長配合。筆者認為學校並非毫無彈性,家長不必過度反應,應以平常心來看待。
建醮期間全區吃素九天,菜市場攤商配合不賣葷食,校方推出素食營養午餐,是很正常的事。
學校提前通知,家長可自行送餐,若基於宗教或是其他原因不能吃素,家長又沒有辦法送餐,可先行溝通,校方另行安排解決學生的膳食問題,家長可視需要斟酌因應。
去年十二月,筆者居住的玉里鎮,全鎮配合二十年一次的協天宮建醮,全境「封山禁海」,住民不上山打獵、不下海撈魚,還全面茹素,學校也配合推出素食營養午餐,並未傳出家長抗議的聲音。
協天宮為了鼓勵民眾茹素,在街道擺出連續五天的素食夜市,便利鎮民蔬食需求。旗山天后宮也可參酌辦理,畢竟地方盛事需要共識,要有配合的做法。
筆者小孩是小五學生,學校每周有一天供應素食營養午餐,她對蔬食反應良好,建議不要強調「素食」或「無肉」,這樣「蔬食」的接受度會比較高,只要東西好吃有營養,應提倡減少肉食的環保飲食觀,不必排斥和反對。
由旗山國小五天提供素食午餐,遭到部分家長反對,可見「輕食」和「蔬食」的飲食觀念推廣,還有空間。健康、環保的觀點推動,有待加強,期待大家都能接受「蔬食」的觀念。
當然,蔬食的烹調要有所變化,用心研發,以提高接受度。家長和學校也應多溝通與互動,互信互諒,才能讓孩子接受健全的教育,太多的主觀意識和堅持,太多的摩擦,受害的還是學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