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動電子書包計畫,預計後年擴大到三百所學校,實讓人憂喜參半;如沒有教好學生善加利用於課業的學習上,而變成甜蜜的負擔,那就因小失大更得不償失了。
教育的宗旨應該是,引領學生進入求知探索的殿堂,探索每件事物的根本,從而發展出不同的認知和體驗,而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上。
一旦有了電子書包全方位裝置,便會提供孩子大量的資訊,而這些大量的知識都是別人應用的成果,導致最後學生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深深影響學生主動追求知識的基本動力。因為得來全不費功夫,有現成的東西可使用,大家都不想動腦創新,只要如法炮製就好了。
使用電子書包是世界趨勢,但大規模普及應用,是否會壓縮到其他教育課程的分配以及衍生負面的問題,都值得教育主管機關審慎評估。
吳吉田(高雄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