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銷贓通路 應全國實施

亞秀 |2012.10.31
881觀看次
字級

高雄市日前公布施行「防制贓物自治條例」,明確規範竊賊可能銷贓行業,如珠寶銀樓、中古汽車、機車、單車修配、保管及買賣,物品委託寄售及舊貨物品買賣,都要將寄售人資料、品名及數量填載登記簿,違反者處五千元至二萬元罰款。

市警局表示,銷贓管道順暢,竊盜案層出不窮,強制登記除讓竊嫌投鼠忌器,也可達到以贓追人效果。警方曾因業者設簿登記及監錄設備而破獲竊車案,經研擬和溝通後,才始制定此條例,可有效打擊竊盜,創造低犯罪率模範新都市。

眾所周知,竊盜案所占犯罪比例甚高,許多人住居、營業所、汽機車或物品,幾乎都有遭竊的經驗。由於當場逮獲竊賊不易,且銷贓順暢,助長竊盜橫行,人民只能自求多福,盡量防範;且遭竊後,因無跡可循,縱使報案也都不抱太大希望。

竊賊除竊取現金外,其他贓物幾乎都需典當或出售變現,高雄市首開先例,規範登記資料,以「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邏輯,有系統管制贓物流向,確實是遏止竊盜及銷贓的不二法門,值得贊同。

筆者認為,「防制贓物自治條例」施行,有利治安維護,令人較擔心的是,全國同步施行較好,只有高雄市「獨善其身」,竊賊仍可至鄰近縣市銷贓,效果大打折扣。

建議警政主管機關,盡速訂定統一規範,各縣市買賣舊物一律強制登記,透過資料建檔,快速追查,避免漏網之魚,全面打擊竊盜,才能確保人民財產權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