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 勤於保養心血管

原正嘉 |2006.10.15
332觀看次
字級

秋季,是一個容易發生疾病、考驗人們健康的季節,究竟該如何讓中老年人及舊病纏身的人們,度過即將到來的寒冷季節?
 
醫學專家發現,秋冬季是各醫院急診死亡人數最多的季節,比夏季平均增加四分之一。醫學專家對這一現象的解釋是,冷空氣刺激後血管收縮,同時氣溫降低又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清晨到中午的時間,身體受交感神經的控制,處於興奮狀態中,諸多因素導致心腦血管病的突發。
 
事實上,之所以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突發,主要是人們忽略了重要的生活細節所致,其中,較容易忽略的部分包括:
 
停服降壓藥:人體的血管在寒冷的刺激下,會自動收縮,一下子就縮小了血液流動的空間,因此冬季的血壓會比夏季高些。萬一又擅自停服降壓藥,顯然是「雪上加霜」,爆血管的機率自然大增。
 
缺少飲水:冬天會自然減少飲水量,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所以冬天是血栓好發期。而避免它的最佳辦法,就是在清晨飲用一大杯水,使血液在二十分鐘內得到稀釋。
大便乾燥:蔬菜水果攝入少,使冬季便秘的情況十分常見,而用力排便則是誘發老年人心腦血管出血的一大原因。

半身麻木:雖然半身麻木是中風的主要先兆,但很多人容易將其誤會為頸椎病所致。主要的區別是,後者一般只是上肢麻木,並可能伴有疼痛。而前者則是半個肢體的麻木和行動不便,注意觀察的話,還會發現病人在微笑時的臉部皺紋有些不對稱。

異常鼾聲:本該起床的時間卻仍舊貪睡,而且鼾聲大作,並且很難叫醒,絕對是中風的危險信號,也是顱內的出血或者是血栓梗塞影響了中樞神經常見的徵兆,應該給予高度重視。

惡心嘔吐:原本沒有胃病,而且飲食正常的中老年人,突然毫無原因地惡心嘔吐,即使沒有明顯的胸前區疼痛,也要考慮心絞痛的可能。因為冠狀動脈一個分支緊鄰胃腸神經,它的梗塞刺激胃腸神經,引起類似胃炎的病狀。
 
為了做好秋季養生,特提供中醫養生基本概念,有意追求健康者不妨加以遵守:
 
1.咀嚼鼓漱:晨起和睡前,作上下顎運動。然後閉嘴,舌抵上顎,扣齒咀嚼一百次,使津液滿口,徐徐咽下。咀嚼時,胃腸血流量增加,可抵禦秋季涼氣對胃腸的損傷。

2.壓揉承漿:承漿穴在唇下凹處,以食指用力壓揉,口腔內會湧出分泌液。糖尿病患者用力壓揉此處十餘次,口渴即可消失,不必反覆飲水。據養生專家表示,這種分泌液,不僅可以預防秋燥,而且含有延緩衰老的腮腺素,可使老人面色紅潤。

3.吐納功:在空氣清新處站立片刻,吸入新鮮空氣,稍頓一下,然後口中發出絲(S)字音,漸漸呼出濁氣。反覆進行,可去肺中的積氣和濁氣,以潤肺、補肺。

4.秋凍其身:常言道:「秋風拂面不凍身,雖涼尚暖還當凍。」哪怕是「月落烏啼霜滿天」,也應有意識地讓肌體凍一凍,以增強對寒冷的耐受力,對某些冬季易發的疾病,亦可起積極的預防作用。若平日就習慣洗冷水浴者,整個秋天不妨繼續堅持不要間斷,但如果從未洗過冷水澡者則不宜嘗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