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台灣的「台北暗殺星」(TPA)日前在電玩大賽「英雄聯盟」第二季世界錦標賽總決賽,以三比一擊敗南韓「Azubu Frost」,拿下世界總冠軍,令人振奮。
台灣的年輕人,因為電玩遊戲,在國際大賽爭光,還拿下冠軍,在一般人眼中,可能認為只是電玩遊戲而已。為人父母者,如果看到自己的小孩每天沉迷於電玩世界,什麼事都不做,心裡做何感想?難道每個打電玩的,都能去比賽?況且,獲得冠軍真有那麼容易?
父母與師長教育孩子,就要培養孩子責任感;做任何事都一樣,不能因為玩電玩,就沒有自制力。這些參賽團員背後,其實也有不少心酸;他們經過長時間相關訓練,才能培養出耐力、體力,還要培養心智情緒的穩定度,甚至英文溝通能力,並不只在電玩遊戲上爭個你死我活!這樣的訓練,是為了能面對壓力,以及時間與空間的適應力。
很多父母看待電玩遊戲,可能只將它視為消遣與打發時間的東西,但若孩子要把電玩遊戲當職業,肯定是很難認同的,甚至擔心孩子正事不做,專打遊戲,那就糟糕了!
沉迷與興趣,看來相似,做出來的結果,卻大不相同。「沉迷」,會耽擱或荒廢其他更重要的事;「興趣」,則能把所做的事,導向正向人生,當然,這裡所指的「興趣」是指正當嗜好。
筆者希望,這些辛苦贏得電玩大獎的團員,興奮之餘,也應多把一些正向的玩遊戲態度,傳遞給他們的擁護者與網友;玩電玩遊戲,不是壞事,最起碼,得獎團員證明了這一點。
筆者認為,玩電玩遊戲,要懂得控制時間與情緒,適可而止,為生活增添趣味,而非增加負擔。
這些年輕電玩高手,打電玩打到出國比賽,甚至奪冠,優異表現,令人感動,但拿到第一,只是個起頭,若想在電玩領域成為職業選手,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或許,社會應該要給予更多包容,政府與企業也要給予支持,讓有這方面天分與興趣的人一展長才,讓打電玩,也能出頭天!
杰肯(桃園中壢/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