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公布台灣八月分青年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十三點六一,現在的青年一畢業想找一份心目中的好工作,的確困難,因此鐵道博士頂著高學歷從基層做起,也是好事一樁。
最近有一家總部設在馬來西亞的家具公司來台上櫃,老闆原本是一位傳統的木工師傅,因為懂得把品質做好,而且又能創新,因此在忍受兩年沒賺錢,卻替世界知名品牌展店的裝潢作出口碑後,終於世界各大精品店都找他裝潢,訂單應接不暇,儼然成為東南亞木工傳奇。
這位老闆指出工作要仔細,一個細節也不能放過,品質一定要顧好,而且從經驗中,創新機器自動化來取代困難的部分,例如兩片木皮連接、樓梯扶手轉折的接合等工作。他從畫設計圖就開始思考,怎麼樣設計才能施工,整個製作全部自己來不外包,等到完成後,顧客在他的工廠確認後,送到店裡面組合即可。
人的確也是如此,像我自己也喜歡做木工,從刨木板開始,接著裁切,手拿砂紙自己研磨,最後看到平滑細緻的木板出現,組合後的成品自己再上漆,每一個步驟和細節都做到讓自己滿意,成果總是能令人驚喜。
非常時期有非常作法,教育部當然得檢討高等教育政策是否出了問題,廣設研究所並沒有提高人力素質,反而欠缺具有專業技能的人才。博士鐵道工如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把每天的細節做到最好,也許能開發出更好的鐵道養護方法與工具,專業工也能出頭。
本榮(台中市/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