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鏞 圖/邱麗玥
風和日麗的午後,佛光山台北道場魚貫湧入各地民眾,不一會兒就已座無虛席,大家齊聚一堂,聆聽由人間文教基金會、佛光大學、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台北道場等單位共同舉辦的「二○一二生耕致富」講座。今年以親子教育為主題,豐富內容讓不少家長扶老攜少參加,全家總動員。
為了讓民眾對十二年國教有進一步認識,主辦單位特別安排兩場論壇來進行解析。
楊朝祥邀請專家中的專家
擔任總策畫的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表示,十二年國教將於一○三年正式上路,對許多教育團體來說,這是引頸期盼許久的重大政策,其影響力不只深遠,更是社會各界關注焦點。由於相關配套眾多,也令許多父母一頭霧水、愈看愈心慌,因此以「家長如何面對十二年國教」、「十二年國教面面觀」等議題為主軸,將政策來龍去脈講清楚、說明白。
楊朝祥說,此次受邀的主講者與主持人可說是「專家中的專家」,包括教育部常務次長陳益興、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吳清山、銘傳大學教研所教授呂木琳、宜蘭縣教育處長吳清鏞、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龔雅雯、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林文虎等人。為期兩天的講座及論壇有逾千位民眾參加,現場迴響熱烈,發問踴躍、一位接一位,為了回答發問民眾問題,論壇還特別延長近一個小時,由此可見大眾對十二年國教議題的重視。
「舉辦講座的用意之一,就是要治療家長對十二年國教的恐慌症候群。」楊朝祥擔綱第二場論壇主持人,一開口就用幽默言語道出講座目的,讓全場響起笑聲與掌聲。
楊朝祥表示,十二年國教需結合各方之力推動,各縣市教育單位的落實尤其重要。為此,論壇特別請來吳清鏞與龔雅雯兩位地方行政主管,分別就宜蘭縣與新北市來闡述十二年國教的準備工作與配套機制,了解地方與中央如何相輔相成。
吳清鏞期待孩子茁壯成大樹
「身為地方行政主管,首先要做的就是確保學生學習品質。」曾當過老師的吳清鏞有感而發指出,為提高成績,家長總把補習當 「十全大補丸」,認為補了就能見效。事實上,孩子都各有學習特點,不能一概而論,因此建立良好的學生學習檢測很重要,才能因材施教、幫孩子適性發展。
要做到適性輔導,不能只仰賴專任輔導老師,而是要讓每個老師都具備輔導學生的能力。吳清鏞強調,不能從國三才開始,而是要從國一、甚至國小就扎根,才能讓孩子逐步找出性向所在,避免到升學關頭才倉促決定。
有鑑於此,宜蘭縣教育處建置了國中畢業生多元進路資訊網,幫學生與家長了解升學進路有哪些,並進一步將教育部國中生生涯輔導手冊電子化,打造「生涯輔導作業系統」。此外,還編列專屬宜蘭學子的十二年國教摺頁,讓生涯輔導也能因人而異,滿足多元需求。
「每個年輕生命都像一顆種子,只要土壤對了,種子就能發芽。」吳清鏞期待藉十二年國教讓每個孩子都發展成茁壯大樹。
龔雅雯建構教師對話平台
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龔雅雯表示,新北市是全國學生與學校數量最多的都市,要做好十二年國教準備工作,須從提升「校長領導力」、「教師教學」、「學校課程」、「教學環境」等各面向著手,所以新北市教育局近年積極推動「教師專業社群」,建構教師對話平台,並建置課程諮詢小組、培養課程輔導員。
此外,也結合微軟「未來學校」與科技教育雲端網路,打造「新北市教育雲」,帶動學校革新;並推動國中小學生能力檢測,讓補救教學可以提前扎根,幫助學生學習力一步步提升。
龔雅雯說,十二年國教要成功,不是只倚賴入學方式改革,更重要是如何幫孩子選擇喜歡的學校就讀。她希望藉十二年國教與高中職優質化,讓新北市每所高中職都能成為適合學生的「明星學校」,打造更多顆閃亮新星。
呂木琳培育多元化人才
曾任教育部政務次長的呂木琳則在論壇中強調,孩子是國家未來資產,絕不會讓任何一個孩子因繳不起學費而放棄升學。
呂木琳表示,過去許多孩子因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而背負沉重升學壓力,但從國外教育經驗也讓我們看到「適性發展」的重要性,若父母硬逼孩子去讀沒有興趣的學校或科系,反而會浪費時間。而這也是十二年國教的使命,希望將每個孩子能力帶上來,讓三百六十五行都可以「行行出狀元」,為國家培養多元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