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福按個讚】 歡喜老來伴

盧美杏 |2012.09.13
1231觀看次
字級

上班途中,我會與許多街友「相會」。街友類型多樣,臉龐看來皆寫滿風霜,彷彿深藏難言的人生故事。大多數時候,他們雙眼定定望向遠方,沉默、緩慢,時間在他們身上完全沒有意義。下班時再見到他們,已在亭仔腳鋪好當晚休息的行頭,準備就寢。為免干擾到他們一夜好眠,我通常會繞出亭仔腳走到大馬路上。除了不干擾,我能做的,就是從幾個販賣街友雜誌的人手上,每月固定買一期《THE BIG ISSUE》街友雜誌。

八月號的《THE BIG ISSUE》雜誌,以「那個窮苦、艱困而美好的年代」為題觸,動我的心,「那是個選擇不多,但要的東西卻清楚的時代。」總編輯李取中這樣說。但是,從街友手上接過雜誌,看到這些文字,卻令我有股反諷的心酸。我為龍山寺站出口的那對賣雜誌的老夫婦編過無數劇情──一生積蓄全被子女騙光,連最後可遮風蔽雨的屋子也沒了,只得流落街頭,用殘存的餘力叫著《大誌》。他們的確選擇不多,要的東西卻清楚:只要有人買雜誌,他們就有錢吃飯。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有些人一向孤僻,從年輕偏執到老,簡直令人抓狂,但這都不構成令他們流落街頭的理由,我腦海編造的劇情,肯定有許多無法想像的人性醜陋面。步入中年期的我也不時自我警惕,怎樣不讓那些倚老賣老、老油條、老奸巨滑、老不修、老賊等等,聽起來十分不友善的「老字眼」上身?

我的老同事駱紳,退休後跟一群朋友成立「喜大人協會」,光聽協會名字就令人發噱。老同事果然發揮他的搞笑本領,每期發行的電子報,劈頭就是笑話一則,哈哈大笑之餘,協會認真探討老年人最關心的健康問題,成立醫學講座;藝文下午茶則可以聽作家演講、看老電影等,總之是個讓老年人忙不停的協會。忙的好處是,老年人願意走出家門,參與社會活動,所以忙;老年人願意敞開心胸,結交朋友,所以忙。老人一忙,就成了喜大人嘍!

好友美咪的公公八十多歲了,每日提個包包出門,一付要出門上班的模樣,出門做啥?到西門町的老友家報到打麻將。打麻將之餘,老友們結伴到附近紅包場聽聽歌,過著有點海派的生活。

美咪的婆婆幾年前過世,公公曾經一度沉浸在痛苦中,難怪美咪說:「我們每天送老人家出門,只要看到他笑臉盈盈地回家,就打從心底替他開心。至於勸他念佛當志工?那不是他的興趣啦,與其如此,老人家高興就好。」

「那個時代並不是好時代,有死,有無數的敗北。但那個時代是無可替代的我們的時代。」經歷過日本新左翼運動的作家川本三郎在《我愛過的那個時代》如此感嘆。每個老人都曾經歷那屬於自己的無可替代的年代,如何當個可愛的老人?關鍵在自己。學習耳根子放軟,學習身段放軟,別總遙想當年勇,在人生這本大書面前,我們只是努力學習的小孩。

近來政府大力宣傳每年的八月最後一個周日為祖父母日,希望晚輩子孫再忙,都能找時間跟祖父母歡聚一堂。唉!全年就盼那一餐飯,這日子未免難熬,還不如好好找「老伴」,除了長相左右的牽手,還有那不離不棄的老友。

老來伴,老來伴,沒有老友怎麼辦?不管參加協會、社區、社團活動或志工都好,只要別當老宅男宅女,新朋友久了不都成老朋友?不如,現在就打通電話,跟老友敘舊吧! (本專欄隔周四見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