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青年回到台灣,珍惜暖呼呼的熱水澡、沒有牛糞的平整道路、沒有蒼蠅的台灣美食、沒
有爬滿蟲的乾淨床鋪、沒有刺鼻印度味的新鮮空氣、方便的水龍頭而非辛
苦的打地下水。雖然剛接觸到印度的生活的確令人忍不住倒退三步。但是很快的,你就會因為印度人滿滿的熱情、美麗的文化而深深愛上這裡!
■來到印度,食衣住行對我們都是挑戰,如廁要受簡陋茅房挑戰,上時捏鼻憋氣、上完打水沖洗,有時在草地「回歸自然」,這些都需要突破很大的心理障礙!
缺少並不貧窮 能給才是富有
飲食方面,要先能適應蒼蠅飛舞,每天吃的都是一成不變的印度餅、飯、印度咖哩、豆湯,有時還要喝「蒼蠅牌乳糜」。儘管天氣酷熱如火,仍要吃燙辣的食物。
每天洗冰水澡更是夢魘,在台灣幾乎每天都洗熱水澡,夏天也不例外。在印度卻是每天咬緊牙關洗冷水澡。睡覺時,房間、床上爬滿蟲蟲,趕也趕不完,有一晚我還趕蟾蜍,趕完一隻又來一隻。
經歷這麼多「刻骨銘心」的回憶,告訴我不要以既有的經驗、習慣去看待他們,應該有同理心,「感同身受」用他們的角度看事情。
每到一個地方,當地居民總是準備最豐盛的傳統菜餚,並從遠地用馬車運來發電機、用嘴咬電線接電風扇、煮奶茶給我們提神,還熱情的幫我們畫上印度圖騰。
孩子喜歡黏在身邊,搶著和我牽手聊天「博感情」,雖然聽不懂他們說什麼,卻覺得沒有距離!營隊結束時,孩子們悄悄地送上戒指、手環等小禮物,也許不值幾個錢,卻有他們滿滿的心意。他們有的不多,但總是給我們最好的,讓人感覺他們好富足。
無常就是常態 行善絕不等待
在孩子身上,我看到他們對學習的積極和渴望,這在台灣已少見。他們資源缺乏,緊緊把握每個學習機會,渴望得到關愛與讚許。
在營隊中,每個人都搶著想上台、每個人都想嘗試,孩子們做完作品就迫不及待想拿給你「驗收」,得到肯定後,驕傲滿足表情寫在臉上。相較台灣學生,問問題沒人舉手,上課低頭做自己的事,被動又沒熱忱,在印度教學,讓我更有成就感。
這趟旅程中很不幸的,有一位也在印度當義工的劉同學車禍往生。他遇難的一條路,我們幾天前才也經過。幫劉同學助念時,看到他家人痛苦的表情,不捨又難過。
今後,我會更珍惜身邊的一切,把握每一個當下,把握每一個行善的機會,把每一個機會都當成是最後一次,用有限的生命去幫助人!( 鍾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