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西元二○五○年,台灣成為全球第一富國,人均國內生產毛額高達十五萬美元。三十八年前,二零一二年八月美國花旗私人銀行的報告指稱,台灣將是全球三名內的富國,預言果然成真,而且超前。
台灣躍升為第一富國的關鍵,在於從原本是能源貧瘠國家,轉變為能源大國。因為生產科技的進步成熟,台灣西南海域的海底天然氣水合物,已經可以成功開採利用。這裡的天然氣蘊藏量,至少足足可供全台灣使用六十年。
與此同時,台灣與美國、日本合作開發台灣東部海域的黑潮海流發電,歷時二十年,終於也成功完成。現在散布於綠島、蘭嶼、台東和花蓮海域的海底黑潮海流發電設備,分配於六千平方公里海域。每年平均發電量一兆六千多億度,相當於二十座大陸三峽大壩發電量。
黑潮是台灣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從菲律賓轉經台灣東部海域北上,平均流速每秒一至一點五公尺,寬度約一百五十公里,方向固定由南往北。離最近的台灣陸地只有數十公里,開發成本相對較低。這是永不休止的潔淨能源。
由於台灣一年用電量約只要一千億度,多出十五倍的電力就轉賣給日本、菲律賓和大陸廈門等地,每年台電公司穩定獲利繳交國庫至少五兆元。當然台灣早已廢止核能發電,進入無核家園。
現在台灣已經全島電氣化,且是全球著名的低碳國。例如:所有鐵公路,包括車輛、飛機和輪船等交通工具,都是電力馬達驅動,原本的加油站都改為免費充電休息站。
曾經因為耗能成本大增的台灣半導體及面板業、石化和鋼鐵業等,都因台灣便宜又乾淨的能源受惠,現在都在全球行業競爭力的獲利排名前茅。
尤其石化業已經捨棄石油進口,改用台灣自己開採的天然氣水合物提煉塑化原料,成本更低,更加有競爭力。
台灣的每年國家預算,二○一二年當時是歲入一兆七千多億元,歲出一兆九千多億元,不足二千多億元,負債五兆多。現在不但是已還清所有負債,每年還節餘三兆多元。很多歐美國家都來跟台灣借錢。
台灣一般家庭用電及天然氣,完全免費。政府為保障勞工,規定最低工資每月不低於八萬元。每戶家庭每月收入低於二十萬元的稱為低收入戶,由政府全數補貼補足。政府並實施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福利政策。例如:免費醫療及十六年義務教育到大學等。
這是台灣二○五○年,真正的黃金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