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澳底漁港──鯨豚種類特多
澳底位於鼻頭角及三貂角之間,由於此處經統計曾發現多達十二種的鯨豚,且以發現大型和中型的鯨魚為多,其次像小虎鯨、偽虎鯨、飛旋海豚、弗氏海豚等更是東北角海域的常客,因此坐船出海和鯨豚做第一類接觸的成功機率相當高,航程中並有專人解說鯨豚生態,讓難得的海上自然生態課有趣又有意義。
●宜蘭烏石港──選擇最多元
宜蘭是最靠近大台北地區的賞鯨重鎮,位於宜蘭縣頭城鎮的烏石港內就有超過十家的賞鯨公司,提供最多元的選擇。
烏石港過去河道淤積及美國船隻在港外觸礁沉沒,造成港口堵塞而失去功能。近年來烏石正在興建遠洋漁港工程,設有漁貨販賣中心,因與龜山島的距離最近,成為宜蘭龜山島海域賞鯨主要港口。
港區擁有現代化的遊客服務中心,可以經由簡報瞭解龜山島的人文歷史、地質景觀、與生態環境。海上賞鯨航行後,還可以到魚貨產銷中心大啖當地現撈的新鮮海產。
●宜蘭南方澳漁港──海域很忙碌
龜山島海域位於宜蘭外海,具有鄰近大台北都會區及坐擁龜山島美麗風情的優勢,因此包括頭城、澳底、烏石、蘇澳及南方澳等港口,大量引進繞遊龜山島的遊艇,陸續吸引鄰近港口的海釣業者及航運業者投入,目前堪稱是台灣賞鯨活動最繁忙的海域。
龜山島海域的賞鯨行程通常包含賞鯨及繞遊龜山島(或是登上龜山島)兩個主題,遊客抵達港口後直接在港邊報到登船,航程中解說員主要針對龜山島的人文地景進行海上解說,觀賞龜山島多變的風情,是整個行程最精彩的地方。
●花蓮漁港──兼賞清水斷崖
舊稱洄瀾港的花蓮港,位於花蓮巿東北角,原本是一塊海岸沼澤地,但開發後已是台灣四大港口之一。
除了運輸功能外,花蓮港規劃為全國第一座娛樂漁船專用碼頭,包括有海洋生態展示區、鯨豚救援站與賞鯨服務。
花蓮港賞鯨可從北清水斷崖到南鹽寮一帶,前後綿延二十一公里的清水斷崖,富有傳奇色彩,在歷經千萬年的風吹日晒,仍不受風化崩墜,以幾近垂直的角度聳立於在太平洋。
隨著微微涼風吹拂的航行過程中,是愜意,也是享受!賞鯨船的專業解說員帶領你暢遊花蓮的山川地貌、歷史傳故事,也介紹著屬於這塊土地的生物資源及鯨豚種類。
●花蓮石梯港──部落漁撈文化
從花蓮縣南端的石梯港出海去迎向碧海藍天,賞鯨海域從花蓮磯崎至台東長濱,沿途可看到壯麗的景觀與豐富的生態,還能體會鏢旗魚、延繩釣等漁撈文化 ,結合鯨豚、漁村及阿美族文化的賞鯨行程,可說是石梯賞鯨的最大特色。
當天色暗黑時,石梯港反而熱鬧更勝白天,一群一群遊客正期待夜晚來臨,好搭船出海夜釣。夜釣從行前解說到出海垂釣全程約三小時 ,沿途一邊享受滿天星光,一邊聽著黑潮海域生態解說,是賞鯨極致行程。
釣到的魷魚都是遊客的戰利品,貼心的船家會在船上準備熱呼呼的柴魚粥、新鮮的烤飛魚及美味的魷魚,讓大家填飽肚子,有玩又有吃。
●台東成功新港──東部最大漁港
成功漁港在台東縣北端,是東部最大漁港。附近有三仙台、石雨傘、八仙洞等觀光景點,還有休閒碼頭、台東小丑魚主題館 、魚貨拍賣場等。
賞鯨時親切的船長會詳細地解說沿岸的地質景觀、海洋生態及成功港作業的漁業活動,遊客也可近距離地觀賞鏢旗魚台,體驗當地漁民與大海搏鬥的在地文化特色。
每年四至六月飛魚過境時期,在賞鯨的過程中有機會目睹旗魚與鬼頭刀追逐飛魚的畫面。
除了賞鯨豚外,成功漁港更是體驗漁船進港、拍賣魚獲等傳統漁村文化的最佳場所。
●台東富岡漁港──可串連小野柳景區
富岡港位於台東市近郊,規模雖不是台東縣第一大港,卻是從台東進出綠島和蘭嶼的客船碼頭,每逢假日和觀光旺季,搭船遊客絡繹於途,平均每天進出達五千人次,是相當繁忙的港口。
富岡港也是台東市近郊唯一的漁船港口,每天都有漁船帶回剛捕獲的海鮮,在碼頭上就地拍賣,呈現熱鬧的漁業風光,是體驗漁村風情的好地方。
富岡港同時是到台東外海垂釣和賞鯨的出海港口,是結合觀光、產業、交通等多功能的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