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已閉幕,我國獲得一銀一銅獎牌,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筆者認為,我們不要太計較獎牌的多寡,應多給國手一點掌聲。
比起之前雪梨奧運以來的三屆成績,本屆顯然退步了;於是,有人責怪政府沒有好好栽培選手,推展體育運動不力,體委會主委戴遐齡回應說,她提供選手「鑽石級」待遇。「憑良心講,選手及教練還是盡力了,高度競技的運動,本來就是零和遊戲,很難去預期。」這話倒是說得很貼切,所以我們實在不必計較選手的成績,畢竟他們已努力過了!
其實這次中華隊的成績,也相當不錯,除了舉重和跆拳道之外,莊智淵的桌球獲得第四名。鄭韶婕、李勝木、方介民、簡毓瑾、程文欣的羽球單打、男女雙打,也進入八強。
其他網球、射箭的謝淑薇等選手,也有第五與第八名的佳績。而鉛球的張銘煌、舉重的陳士杰,雖沒進入八強,但他們一位是亞洲唯一晉鉛球決賽的好手,一位是三破全國紀錄的高手,我們都應該對這些無牌英雄,給予熱烈的掌聲。
我們知道,體育是一條孤寂又辛苦而漫長的路,所謂的「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說得一點也沒錯。正如張銘煌說的:「競技運動很現實,成績就是一切,很少有人會關心訓練的過程,站上奧運舞台更是如此。」
因而,我們政府或社會大眾都要多關注辛勤的國手,多鼓勵、少責難;在未來的日子裡,還有很多的機會,等著我們去更加努力的培訓運動好手,等著我們去開創更亮麗的成績。
當然,要圓「體育島」的美夢,需要從小扎根,從小學普設體育班著手,我們不必像北韓一樣,給予送屋當官的優渥獎勵,但至少能讓這群為國爭光的選手擔任教職、教練,提供優異的師資來培育優秀選手,我們未來參與奧運的表現,才有厚望呀!
劉錦得(彰化縣/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