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盧吉帝室佛囉楞馱婆」,梵文valokite-vara-radhava,咒語valokite有「觀」、「觀察」等意,vara是「自在」,radhava是「幸福歡樂之尊者」。所以咒語「婆盧吉帝室佛囉楞馱婆」,譯為「禮敬彼聖觀自在」,也是屬於歸敬文之一。
不過《大悲咒註像》中對此咒語有特別的詮釋,其註文為:「『婆盧吉帝』,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室佛囉』,行人持咒,隨處得大任意自在。『楞馱婆』,因持咒故,十方世界無不聞其聲名。」
雖然註文與梵文語意相距甚遠,不過從詮釋意義和多元意解的角度,我們可以知道,註文以咒語的實踐和信仰意義為要,特別是此句咒語以「無處不聞,任運自在」,為不可思議之呈現。
另外,題記為「此是圓滿報身靈舍那佛」中的「靈舍那佛」應該是指三身如來之一的「盧舍那佛」。
據《金光明經玄義》解釋,如來有「三身」,分別是法身如來、報身如來、應身如來,三身如來各自依「理法聚」、「智法聚」、「功德法聚」而有。
因此,題記「圓滿報身盧舍那佛」是指如來智聚方圓,由智契理的報身佛,也是酬報如來因位無量願行的相好莊嚴身。
據《梵網經》記載,蓮花台藏世界是盧舍那佛圓滿報身,如經所載,佛言:
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為因,初捨凡夫成等正覺,號為盧舍那,住蓮花台藏世界海,其台周遍有千葉,一葉一世界,為千世界。我化為千釋迦,據千世界,後就一葉世界。
復有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百億南閻浮提,百億菩薩釋迦坐百億菩提樹下,各說汝所問菩提薩埵心地。其餘九百九十九釋迦,各各現千百億釋迦,亦復如是。
千花上佛是吾化身,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化身,吾已為本原,名為盧舍那佛。
這樣就是具足妙淨功德轉正法輪的盧舍那佛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