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深秋,你會想起什麼?
大落落直爽的秋風,颯颯豪邁的行道樹,蜿蜒攀爬的小螞蟻,還是縱貫線上穿梭奔流的各式行人、汽車?
生長於縱貫線旁的我們,送往迎來的皆是過客。駐足停留的皆是客旅。唯有沿此居住的商人及其妻小,以此為家。忍受那無止盡的喧鬧和塵沙。賺取溫飽。
小孩在路旁人行道和空地廢墟玩耍,這是群聚孩童和戲班的唯一場所,也是大人入夜後,乘涼放鬆的唯一場所。縱貫路上的人們,在空地前吃喝玩樂,生老病死,悲歡離合,開心難過。
小孩急著長大,離開。北上成了開拓成功人生的唯一途徑;留守似乎代表著無能與失敗。於是,不斷長大的兒童們,一批批北上;而留下的,是越來越多的廢墟與衰老、甚至死亡。空間的廢墟,道路的廢墟,人氣的廢墟,靈魂的廢墟逐漸堆積。和過往的喧鬧與塵埃形成強烈對比。
我們在縱貫線上出生成長茁壯,我們看慣縱貫線來往車流。過往夜晚道路的日日喧囂,正是伴我們入眠的唯一交響曲。不懂莫札特與巴哈,只有榕樹下與一隻小雨傘。但我們安然自得。不懂品味與風格,但生命力卻是直接而旺盛。
縱貫路是我的故鄉,人生前半段的落腳處。我們在此成長、茁壯。看著父母鄰居服務人來人往,讓他們平安返家出發,讓他們感受生命裡的一點點溫度。
從初秋到深秋,英姿颯颯的行道路昂然聳立。落葉知秋,樹上日漸稀疏的綠葉告訴我們深秋的到來。
我們在縱貫道上長大。田野馬路就是我們的學校。行道樹上的蟬兒知了就是我們的自然課本。商家就是我們的數學老師。廣告招牌電影海報就是我們的文學啟蒙。人來客往則是我們的公民與道德。
我們沒有補習班,也沒看過才藝班,不懂英文ABC、樂譜DO ER MI。我們傻呼呼在雜貨店穿梭,玩彈珠、喝汽水、打小蜜蜂與超級馬莉。我們不知道世界解嚴沒?不認識馬克思與社會革命。我們自以為樂天的活著,一台腳踏車幾顆小彈珠,就以為天下是我們的。天真浪漫的活在自己建立的城堡中。
深秋的故鄉,味道是風沙與臭豆腐的混合體;是檳榔與汽水的綜合;是雜貨店的陰暗與糖果。電視只有三台,沒有冷氣、沒有電腦。不懂物質文明,三餐只要有兩菜一湯,就能過的很快樂。
科學小飛俠與無敵鐵金剛,或許還有聖鬥士星矢與還沒改名的小叮噹,是我們另一個與世界接軌的方法。我們日日上演的一二三木頭人與老鷹捉小雞,我們在鐵道邊與田野中奔跑與骯髒。快樂自在。還沒分班前的自在,沒有補習班的自在,放學邊玩邊走的自在,沒有綁架與失蹤的自在,沒有金錢與聲色的自在。
深秋的故鄉,月越來月圓,天越來越涼。風扇開始從強到弱,午後越來越難起床,早晨來的越來越晚,身體似乎也越來越長。
深秋的故鄉,慢慢的蛻變成下一個新年的前兆。把我們變老變大,逼迫我們與世界接軌,長大離家。離家去追尋成功與富裕,脫離這只有過客、空地、彈珠與汽水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