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美軍在伊拉克的反恐戰事階段性任務已近尾聲,加上美國全球戰略布局重心,將轉移至太平洋東岸的東北亞與東南亞區域,使美軍加速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
因此駐防伊國和阿國的美軍,必須盡快處理因撤軍產生之數量龐大、品項繁多剩餘軍用物資,從電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用品,乃至軍服等個人裝備、輕武器、彈藥、通訊器材、載重車輛甚至戰車、火砲,應有盡有。
媒體之前報導指出,我國陸軍打算採購美軍欲汰除的兩百輛中古M1A1戰車。
M1A1已是一九九○年代初期,波斯灣戰爭時期使用的武器裝備,許多零附件,尤其是精密的電腦資訊化射控系統,在資訊科技日新月異下,早已停產,出現消失性商源問題。
這款戰車使用的燃氣渦輪發動機,耗油量奇大,加上M1系列戰車總重量將近七十噸,比現有陸軍裝甲部隊主力的M60A3(也是美軍汰除的中古武器裝備)暨CM11戰車重了將近二十噸。
台灣的道路橋梁等公共建設,偷工減料早已不是新聞,加上近年來颱風挾帶豪雨或地震等天災影響,許多橋梁或道路,實際載重極限是否合乎原始設計規範,是潛在隱憂,這些原因都將使M1系列戰車,在台灣遂行戰術機動的部署彈性,大受限制。
以陸軍為主的地面部隊,在國防預算分配優先順序上,一向不如海空軍。前年開始準備購入運兵和攻擊直升機,已吃掉可觀的作業維持費和軍事投資費。
採購美軍汰除的二手M1A1戰車,乍看之下,便宜又大碗,若計入運輸、在美國檢整翻修、射控系統性能升級與建立整體後勤補保體系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和金錢時間,難保日後不會成為先天不足、後天失調,作業維持費比例長期偏低的國軍後勤補保體系沉重負擔,導致這批二手戰車無法發揮整體戰力。
國軍為何半世紀來始終如一,總是得靠消化美軍的老舊汰除武器裝備,維持帳面上的戰力混日子呢?國防部和陸軍是美軍的汰除武器裝備資源回收中心嗎?台灣納稅人為何要替回收美軍的汰除武器裝備埋單呢?
誠敏(台中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