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健保危機不容忽視

 |2012.07.20
1775觀看次
字級

台灣的健保舉世稱羨,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盛讚「台灣的健保經驗適合作為解決美國健保問題的借鏡」,各國也紛紛來台取經。然而,最近國內頻傳醫療警訊,跳出來喊話的不只是基層護士、醫生,甚至包括多位醫界大老,可見問題嚴重。

台大醫院院長陳明豐和前衛生署長、現任台北榮總院長林芳郁先後跳出來直言,國內醫學教育「從根爛起」;醫療環境惡劣,醫療人員看不到前景,如果醫療體系不重建,五到十年內會崩盤!這些警語出自兩位龍頭醫院院長之口,問題不容輕忽。

國內醫療問題何以現在同時爆出各種問題?先是護士控訴嚴重超時工作,形同血淚勞工;後有台大外科醫生換跑道、投身醫美行列;再有急診部門也拉警報,人力嚴重不足。種種盤踞媒體版面、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其實都指向一個共同問題:國內醫療資源投資不足,政府經費、醫院經營者要共同負責。

近十年,健保給付成長率平均百分之四點七,國民生產毛額GDP卻只有百分之三,也就是說,醫療體系支出遠超過全民生產力。健保虧損原因很多,費率偏低、人口老化,就醫頻率高,以致醫療負擔增加、國內薪資低成長,政府收到的保費相對減少、健保眷口數調降等,都讓健保入不敷出。

面對醫療支出不足,政府決定提高醫療預算,從現在占GDP百分之六,提高到百分之七以上,這對改善醫療人員工作環境、彌補健保財務虧損不無小補,但要解決面臨崩盤的醫療體系,只有政府的投資,是絕對不夠的。

實施健保十五年,民眾投保費率只調整過二次,其間不只犧牲一位衛生署長,代價高昂。今年通過二代健保,決定明年調漲費率,也是歷經藍綠兩黨長期拉鋸才達成共識。但這樣的決策過程不理性,也是對社會負面示範,無助解決岌岌可危的健保危機。

錢的因素之外,人力不足也是國內醫療體系另一個大洞,內、外、兒、婦、急診五科,「五大皆空」已成新成語。五大主要科別人力不足的原因,除了工作負荷與收入不成比例之外,愈來愈多的醫療糾紛讓醫生面對刑事責任,也是讓醫學新血裹足不前、資深醫師紛紛轉業的原因。

醫界因此喊出醫療糾紛去刑責化的呼聲,連日前結束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會議都作成同樣的決議。但法務部並不認同,認為國內醫師因醫療疏失被起訴的比例並不高;不少法界學者也指出,一旦去刑化,醫病專業不對等的對立將更嚴重,對患者更不利。

有醫界資深教授承認,早年的醫學教育是教學生如何開最好的藥、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治療病人。現在他們自己站在講台上時,也這麼教,但會多說一句,最好的藥、健保不一定給付;醫師以為最好的治療方式如果不奏效,病人可能告醫師。這個感慨,一針見血的點出了健保給付對醫學教育的影響,以及醫病關係的惡化。

醫療體系關係每一位國人的健康,但目前的問題是長年盤根錯結所致,沒有一項是好解決的,政府、醫院、醫師、患者都有責任盡一己之力共同解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