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詞說:「文明如果不能使我們更加相愛,科技就失去了意義。」愛豐潤了我們的人生,化解天地間的暴戾,人性之美盡在愛裡。
當黎明趕走了路燈薄弱的微明,寧靜被零落的雞鳴啼破;油亮的光幕緩緩昇起,襯托出都市黑色參差的稜線。我孱弱的身影也被長長的拉開,都市人的面貌和個性,都像這影子一樣模糊。
腳步緩緩的向前移動,以一種與旋轉的秒針毫不搭調的速度邁進。我將手腕上的錶給解了下來,衣服鬆散散的,任微風由袖子的一口滑入,再由另一口跑出。我知道酖酖我因「佛法」正沉浸在一片失去了時間與煩惱的人海之中,身上三萬六千個毛孔都陶醉在呼、吸的喜悅裡。在人生的洪流中,「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是我修行的圭臬;在修習佛法過程中,鼓勵自己勇敢、承擔的走下去,生生世世弘法利生,永不退道心。
每個人心底都有一個晶瑩的瓶,盛載著生命的絢麗繽紛,間或夾雜幾許生活的晦澀沉澱。瓶與瓶之間,似乎是沒有交集的可能,但令人欣慰的是,冥冥中似乎有種神秘的力量,如一陣和煦的風,總教瓶身鏗鏘碰撞,奏出憾動沉寂心靈的激昂共鳴!
深感關懷一個人,就是幫助他成長;讓他懂得關心自身以外的人或事,鼓勵他尋找或創造自身能照料的事務,更要提醒他關心自己,實踐自己的期許,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愛是自我超越與自我實現。愛使一個人走出自我中心的世界,重生於自由之中。
兩年前我報名了社區榮譽輔導員招生訓練。經過為期半年的職前訓練以及兩階段的考核,終於受聘為榮譽輔導員,擔任電話諮商的輔導工作。在電話一線牽的互動中,運用輔導原理,適時的紓解求助個案的心結,希望個案藉由情緒的平撫,能冷靜的看到自己的問題,進而產生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每次在幫助個案的過程中,也同時檢視了自己,更深刻的了解自己。
我常在想,來到這世界追求什麼?看看其他的人,有人勞碌地追求名聲、錢財,終其一生,像夸父追日一般,稍不停歇;有人汲汲地追狩異性;有人充填著滿滿的資訊;有人守著自己,向暗夜的孤燈;有人在政治的光輝中,激動滿足;有人追隨街道的燈光,倏忽地飛舞著,像是撲火的蛾;有人在炎炎的車陣地獄中,盡情地殺伐發洩;有人誇耀著光鮮的外表,像是蓋著一層假皮;有人在貧窮濁穢中,怨懟貪慳。他們在追求什麼?逃避著什麼?
梵谷曾說:「愛是永恆的事物酖酖外形也許變化,可是本質不會更移,一個人沉浸在愛以前和以後,正和一盞沒有點燃的燈和一盞正在燃燒中的燈般同樣的差異。燈還是在那裡,也是一盞好燈,可是現在它發散著光明,這才是它真正的功用。」我願自己也能有一顆關懷的心,關懷周遭的一切人事物。
「百劫殊緣蒙契大師法,三皈妙性欣承道智天」,是我學佛的心情寫照。經云:「受持佛法四句偈的功德,勝過三千大世界七寶布施。」又說:「以聞、思、修、入三摩地」。「佛」具足一切的智慧,知道過去、現在、未來無量的事情。佛成就一切的德性,身口意業沒有絲毫的缺失,清淨無穢好比琉璃。佛相好光明,猶星中月,亦如金山。佛已成就一切善法功德,如盲者之眼目、病者之良醫、迷者之正道,可尊可敬,最上福田。「佛法」能除一切苦惱,能得一切功德,能獲無量安樂,能成無上佛道;如寶聚,亦如甘露,微妙清淨、無量廣大,最尊最上,無有能及。「聖眾者」,質質順法,上下和合、善業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智慧成就、解託成就,護持三寶,降伏外道,是一切眾生良友福田,可尊可貴。
「人類的生命,不能以時間長短來衡量,心中充滿愛時,剎那即永恆酖酖真的不能以時間長短來衡量的。」這是尼采語錄中的一句話,如果咆哮著前進的物所文明能夠倒轉,以利己為動機的人際關係能夠冷卻,我們或許能看到坐在無為台上的老子,以及駕著冷風飛行的莊子。華嚴經中記載,眾生在天界原無重量也無形體。
「人」生於此,大多數的人均過著渺渺茫茫懵懵懂懂的生活,不知為何生於斯、長於斯,一輩子透過生、老、病、死和煩惱,而結束幾十年肉身之軀殼,憑白浪費讓「愛」充滿心靈。而人與人在互動中本應享有無限希望,而在生機中有無盡「愛」的滋潤,所以成長過程中會因「愛」而長智慧。
我常覺得人到中年,似乎就到了回饋的時候。同事老李退休後,到木柵動物園當導遊義工,負責為遊客介紹各種動物生態及特性,好為人師又喜歡戶外活動的他,這志願工作做得是盡善盡美。楊老師學校退休後,到醫院當義工,除了做防癌症宣傳外,還輪值服務台,為川流不息的病患及家屬指引、解惑,從病患感激的回憶中,體會施比受更有福,伙伴把醫院裡的每個人都視同親人,實已做到「付出當下福已在其中,無相付出所得無量」的境界。
人的心念在剎那間不斷地變化,而凡夫之人不能觀察心意,常隨著無明起貪瞋癡念卻不自知,進而造作身口意業難以制持,因此流轉生死受苦無量。「心如大海無邊際,廣植淨蓮養身心;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這是我學佛以來,最喜歡的一手偈語,常常提醒自己隨口說好話,隨手替人服務,隨時廣結善緣。
廣告詞說:「文明如果不能使我們更加相愛,科技就失去了意義。」愛豐潤了我們的人生,化解天地間的暴戾,人性之美盡在愛裡。雖然生命易逝,春花易凋,然而因為心中有愛,才使我們的一生變得甜蜜綿長。在這愛與關懷式微之際,希望藉由「佛法」薰陶,點燃人性盞盞心燈,畫破長夜,普遍從周遭去溫暖每個人、每件事與物,進而照亮社會每個角落。